-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史常识题︰历史高考命题的一个亮点
文史常识题:历史高考命题的一个亮点
江松贵
(松阳二中 浙江松阳 323406)
【摘 要】文史常识题在历史高考中的出现,既适应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需要,又有利于发挥高考的教育功能。解答文史常识题,要正确解读题干本身的信息,并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推断结论。
【关键词】文史常识 高考 人文素养 解题思路
先请看今年高考的两道试题:
1、(2008年全国卷Ⅰ第12题)中国古代地名中“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以下都表示“阴”的方位是( )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2、(2008年全国卷Ⅱ第12题)古人云:“日之所照曰阳。”下列各项中,两者均属于“阳”的方位是( )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非常巧合的是,全国卷Ⅰ、Ⅱ都同时考查了“阴阳”文史常识。相信考后许多考生乃至教师都抱怨甚至愤怒:这样的试题还怎么考?以后的教学怎么教?抱怨也好,愤怒也罢,冷静之后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文史常识已然在高考命题中出现,并有渐成气候之势,如2007年全国卷Ⅰ第12题考查“帝王谥号”,2008年宁夏卷第24题考查“十二生肖”,2008年海南卷第1题考查“天干地支纪年法”,2008年重庆卷第17题考查“谢公屐”,等等。
一、文史常识试题在高考中的出现
文史常识并没有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出现,客观上造成了学生茫然无措,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当代高中生人文素养的缺乏。笔者认为,文史常识题之所以受到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一方面是适应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发挥高考本身的教育功能,普及文史常识,提高人文素养。
文史常识是人们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积淀下来的约定俗成的经验、习惯知识,包括天文星象、历法舆地、冠服、饮食、礼仪、职官、姓名、避讳、书画、乐律等方面。这些知识包容万象,涉及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科学、艺术等人文学科。以文史常识为命题素材,本身是绝妙的“文科综合能力”试题,它可以改变自2000年实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以来“简单拼盘”的痕迹,从而大大提高试题的命制水平。如“阴阳”题,有人说这是地道的古汉语文学常识题,在古文中屡见不鲜;有人说这是纯粹的地理常识题,指的是日光向背问题,我国处于北半球,山水基本属东西走向,而且山水相间,“日之所照为阳”,反之则为阴。也可以从地理名称来判断,如洛阳为洛水(河)之北,江阴为长江之南,笔者所在的松阳县即处于松荫溪(瓯江支流)之北,等等。从历史学科的角度看,“阴阳”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文化概念。所以,这一道题就涵盖了语文、地理、历史等学科,不露痕迹地体现了“综合”特点。
另一方面,现今高考已经从单纯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转向“素质立意”,不只考查学生掌握的知识与应试能力,并且着眼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与人格的养成。高考的教育功能日益凸显,一次高考就是一次普及人文常识,熏陶人文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2007年全国卷Ⅰ“帝王谥号”题,让考生通过考试知晓了传统文化中帝号、庙号、年号、谥号等人文知识。2008年宁夏卷“十二生肖”题,让考生了解了十二生肖与属相的知识,2008年海南卷的“天干地支纪年法”题,让学生认识天干、地支与纪年法的关系,等等。
二、人文常识试题的解析方法
人文常识试题涉及的知识上达天文,下至地理,包容万象,而现在教材又没有依托的知识,因此考生碰到这类题目往往茫然无措,不知所以。同时,这类题型往往是文综历史试题的第一题,考生一开始就当头棒喝,对后面答题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如何解决这类试题至关重要。
那么,这类试题真的是“拦路虎”吗?仔细分析之后,解题方法还是有的。解决这类试题的思路有两个方面:一是根据题干本身的信息解题。文史常识题题干提供了较为充分的信息,对其准确解读有助于正确选择;二是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来推断正确答案。如前述“阴阳”题,“日之所照为阳”,结合中国处于北半球知识,就能迎刃而解。下面以高考例题解析之。
例1(2008年全国卷第12题)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议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
本题解题的关键在题干本身的信息:“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议定”。秦始皇最大的功绩在于统一中国,“始皇”是自称;唐太宗的功绩在于开启“贞观之治”,“太宗”是庙号;康熙帝的功绩在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康熙”是年号,唯有“汉武帝”的称号与其生前的文治武功,以武力开疆拓土有关联。理解了题干的信息,答案也就顺理成章了。
例2:(2007宁夏卷第26题)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