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忆的重构——晚清“男降女不降”释义 .docVIP

历史记忆的重构——晚清“男降女不降”释义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记忆的重构——晚清“男降女不降”释义

历史记忆的重构——晚清“男降女不降”释义 对于明清之际的研究,过去的一百年里曾经出现过两次高潮:一是民族革命风头正健的20世纪初,一是三四十年代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而每一次的追溯历史,都以激发民众的救亡意识为主旨。不过,在大前提接近的背景下,晚清与抗战对明末清初的解读,仍然因各自特别的关怀而别有会心。清末流行一时的“男降女不降”之说,即属于此类带有鲜明时代印记的历史重构。 第一节 “十不从”小考 其实,本章所讨论的“明清之际”,换用清人“明季”的说法,意思更显豁。 有关南明的史述,按照朝代更迭虽已入清,后来的论者却只以之为明朝政权的余脉,专注于其被满人灭亡的悲剧命运,故言“明”而不及“清”。《明季稗史汇编》、《明季北略》与《明季南略》诸书,于光绪十一年山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集中再版,广为流传,显然有助于加深晚清人对明季的历史记忆。到20世纪初革命派报刊风起云涌之时,已大有“无报不谈明末事”的气象,尤以笔记,传记、诗歌类体裁见长。晚清关于晚明“男降女不降”的叙述、便也在多种形式的重复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按照中国传统的叙事方式,如果追究“男降女不降”的来历,最好由“十不从”讲起。不过,在从头道来的顺时演述中,借用晚清小说家新自西方习得的“倒插”笔法,或许更有意味。 1925年,以狭邪小说《海上繁华梦》出名的晚清文人孙玉声出版了一部《退醒庐笔记》。其中有《十不投》一则,开头部分如下: 有明鼎革,满人入关为帝,迫令人民剃发投诚,服从清制。威令所加,何求不得?乃不谓民心不死,当时竟有所谓“十不投”者,转辗相沿,历二百六十余年,使后人追忆前明,知眼前僭位之人.实为非我族类,激起种族革命思想。故有以此举为出自洪承畴,或云出自金之后[俊]者,其用心之苦,寓意之深,实令人不可思议。 其所举“十不投”,乃是“男投女不投”、“官投役不投”、“文投武不投、“长投幼不投”、“生投死不投”、“绅商士庶投乞丐不投”、“俗家投方外不投”、“科甲投秀才不投”、“阳官投阴官不投”“头投脚不投”。因该书为孙氏晚年的忆旧之作,且出以有闻即录、不讲究考证的文人笔下,其中的误记自在所难免。 单看这则笔记,仍然使人无法明了“十不投”与被斥为“汉奸”的洪承畴及金之俊的关系。而“十不投”更常见的说法是“十不从”,从1912年编写的《满清外史》中,倒可以读到更详细的记述。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也为出版界提供了新的热点,以满清史为题材的书籍自民国元年开始,便层见叠出,蔚为大观。这些出版物的共同点是多以“野史”、“稗史”命名,自觉区别于官方修纂的正史。收人《满清外史》的《满清稗史》,即是集合众多杂史、诗文而成。因系仓促成书,作者多用化名。因此,《外史》的署名者“天嘏”,也令人难以考证其真实姓名。 天嘏所述金之俊向清朝摄政王多尔衰提出“十不从”作为投降条件一段,绘声绘色,如亲身见闻。此节文字也醒目地标为《金之俊限制满洲法》。对金氏的履历,《满清外史》倒还讲得简要得体: 金之俊,江南之吴江人也。明时,官兵部右侍郎。流贼李自成陷燕京,之俊不能死,被夹拶甚苦。迨清兵入燕京,之俊又降,仍原官。旋由尚书而为内院大臣,拜大学士。康熙元年,始以予告致仕。越八年乃卒,谧文通。盖之俊之效力于满清,凡十有八年,开国方略,咸出其手,当因当革,条理井井。故时人为之语曰:“从明从贼又从清,三朝元老大忠臣。”盖丑之也。 不过,这一节从标题到内容,其实都有所本。虽有些许出入,天嘏的工作也只可称为纂辑而非创作。 《满清外史》的蓝本即是出自陈去病之手的《清秘史》,该书版权页标记为“黄帝纪元四千三百九十五年六月出版”,折算成西历,适当1904年7、8月间。此书即将面世之际,上海的《警钟日报》于1904年7月15日的“史谭”栏,发表了一则未署作者名的笔记《金之俊制满政策》,文曰: 吴江金之俊以明礼部尚书为清大学士,论者以为贰臣。然当其初降时,先使人与满洲言,谓“我有十事,当与尔要。尔能悉从,则我降;不则有死而已”。虏请其故,金曰:“兹事于满洲则无损,于汉人则甚愿。”满人日:“试道其详。”金遂以“十不从”相要。曰:“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释道不从,娼从而优伶不从,仕官从而婚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设税从而言语文字不从。”清皆允之,之俊始降。呜乎!若之俊者,亦可谓牺牲个人,以图一群之公益者矣。 将上节文字与《清秘史》中《金之俊限制满洲策》对勘,文虽简省,但大体相同,故可以断定为陈去病所写。陈其时正担任《警钟日报》的编辑与撰稿,抽取尚未见

文档评论(0)

liujiao19870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