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纪文学概论要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七世纪文学概论要点

十七世纪文学 教学目的 了解古典主义文学发展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征;重点掌握莫里哀喜剧创作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第一节 概 述 17世纪是欧洲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经济制度剧烈冲突的世纪。 1640—164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拉开了欧洲近代史的帷幕,标志着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然而,在欧洲大陆,封建统治达到了最高峰。法国结束了胡格诺战争(1562-1598) ,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强大的君主专制国家。 文学概况 17世纪文学主要包括1.古典主义文学 2.巴罗克文学 3.英国清教徒文学 欧洲文学的主潮 古典主义文学是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潮,最早产生于法国,随后影响到欧洲各国,并延续了两个世纪之久。 古典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政治基础:当时法国王权高度集中。 哲学基础;笛卡尔唯理主义。 文学基础:文学传统、民族传统和人们的审美趣味、社会心理。 政治基础 16世纪,法国是欧洲最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路易十四有“太阳王”的称号,他统治的时代是君主专制鼎盛的时期,他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巩固王权。 哲学基础 法国理性主义代表是笛卡儿(1596—1650),他是17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开创者,解析几何的创始人。他的唯理主义是古典主义文学的哲学基础。代表著作《方法论》(1637),它是理性主义的结晶。著名的哲学原则:“我思故我在”。 17世纪重要的科学家和哲学家 古典主义文学思想特征 (1) 政治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 (2) 崇尚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 (3)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 (4)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喜剧寓言和散文接触到第三等级,具有较广的文学视野和较多的民主精神。 古典主义文学艺术特征 第一、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的营养; 第二、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例如戏剧创作要遵守“三一律”,即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整一”; 第三、主张语言准确、精炼、华丽、典雅,表现较多你的宫廷趣味; 第四、人物塑造类型化。 摹仿古代文学,重视艺术法则 创作题材:古典主义悲剧大都取材古希腊罗马题材,以古代文学为典范。文学体裁:古典主义理论家把戏剧体裁分为高雅的和卑俗的两种。悲剧是高雅艺术,语言高尚典雅,喜剧是卑俗艺术,语言俚俗。 创作规则:强调服从古代的法则,戏剧必须遵从“三一律”。 三一律 指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戏剧创作必须遵守的艺术规范。它要求时间、地点、情节的三者整一,即一个剧本全部剧情的时间不超过24小时,事件发生在同一地点,情节服从统一的主题。 古典主义文学 欧洲近代文学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纲领自上而下的文艺思潮。产生于17世纪初的法国,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各国,影响一直持续到19世纪初。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笛卡尔的唯理主义为古典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该文学思潮的主要特征为:为专制王权服务的政治倾向性;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模仿古代希腊罗马,重视规范与标准。 古典主义文学发展概况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以法国成就最大。弗朗索瓦·德·马莱布是古典主义文学的开创者。 高乃依(1606—1684) 高乃依,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一共写了30多个剧本。 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熙德》﹑《贺拉斯》﹑《西拿》和《波利厄克特》。 代表作《熙德》 《熙德》被公认为法国古典主义第一部典范作品。主要塑造具有爱国主义倾向的理想英雄人物,表现理性对感情的胜利这一中心主题。 《熙德》 悲剧主人公罗狄克为维护家族荣誉,向未婚妻施曼娜之父挑起决斗并误杀了他,施曼娜请求国王惩处罗狄克以报父仇。这时,摩尔人入侵,罗狄克受命出征,并获“熙德”(大将军)称号而荣归。最后,在国王的精心安排下,这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熙德》第六场(片段) 啊,我感受到多少猛烈的冲突! 我的爱情向我自身的荣誉展开了斗争: 要替父亲报仇,就得失去情人。 一个激动着我的心,另一个又把我的手拉住。 我被迫进行这可悲的选择:不是葬送我的爱情, 就是沦为无耻之徒而狗苟蝇营, 从两面看来我的痛苦都是无边的大海。 天啊,这出奇的苦刑! 难道就应该听任侮辱不受制裁? 难道就非得惩治施梅娜的父亲? 让·拉辛(1639—1699)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