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 审美类型(上、下)
第九章 审美类型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技美是从审美领域来分类,审美类型则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产生的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形态来分类,西方美学史影响较大的有:美、丑、崇高、滑稽、悲剧、喜剧、荒诞等范畴。因而也有学者称之为审美形态、审美范畴。 一、和谐 二、悲剧 三、荒诞 一、和谐 中和之美、优美、壮美都是以和谐为本质特征的审美类型,属于与“崇高”相对应的审美范畴。它们突出了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及各种形式美因素的协调统一,给人以愉悦、轻松的审美快感。 和谐内涵:人内部灵与肉和谐;人与他人、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宇宙和谐。 西方文化从毕达哥拉斯开始追求美的本质时就认为:美是和谐。 “和”一直是中国文化的审美理想: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没有损坏耶酥十二门徒任何一人的实体性,为突出耶酥,画家采取的是把他放在中间,用他身后的窗户和仿佛以他为中心而散开的天花板的放射线条,从视觉上给人以比他本身实体更高大的感受。 二、悲剧 和谐是文化理想的一极,悲剧则是现实的一极 。 悲剧三层意思:(1)一戏剧种类;(2)人类生活中的悲剧性;(3)对悲剧性进行文化把握的悲剧意识。 古希腊,戏剧的悲剧最典型地体现了现实的悲剧性和文化的悲剧意识,但中国现实的悲剧性和文化的悲剧意识不主要以戏剧(悲剧)来表现的。刘鹗《老残游记·自序》讲到,《离骚》为屈大夫之哭,《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曹雪芹寄哭于《红楼梦》。 在中西的理论比较时,指的是“悲剧意识”。 (一)悲剧意识的产生 人类生活具有悲剧性,有与同自然的斗争(如今日地震),也有内部的斗争(如今叙利亚)。 在文明的诞生中,挑战与应战主要发生在人与自然之间,而在文明的成长中,挑战与应战不仅在人与自然之间,更主要的是在人与人之间,在阶级与阶级、社会与社会、民族与民族、文明与文明之间。 希腊文明的发展史就充满了多样性的挑战与应战。有城邦内部各阶层之间的斗争: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有各城邦之间的斗争:伯罗奔尼撤战争;有希腊文明和波斯文明之间的斗争:三次波希战争。中国同样。 (二)悲剧意识特征 1、西方:刚性与毁灭。 西方文化是—个在剧烈的斗争中发展进步的文化,从古希腊开始就有海洋文化和商业文化的特征,祟尚个性和自由,富于冒险和开拓.具有批判精神、怀疑态度和否定勇气。西方文化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地毁灭和新生的历史,文化的重心不断转移,希腊、罗马、威尼斯诸城、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学说也是不断地—个否定一个,浮士德的追求精神代表着西方文化精神。西方文化的性质决定了西方悲剧意识的形态:强调行动,英勇的抗争;它的结局是毁灭.往往是双方的毁灭。在毁灭中获得新生与发展。西方悲剧是有助于西方文化的进取性的。 (三)案例分析:保存与毁灭——中西爱情悲剧意识差异 1.抗争与毁灭:西方爱情悲剧意识 西方悲剧从古希腊至现代,一直充满着爱情主题。我们以莎士比亚《罗米欧与朱丽叶》、席勒《阴谋与爱情》来说明西方爱情悲剧的持点。 三 荒诞 古代西方最主要的美学范畴:和谐和悲剧 近代西方最主要的美学范畴:崇高 现代西方最主要的美学范畴:荒诞 荒诞与梦幻的出现主要与自由追求相连。自由,摆脱束缚和强制,也许是与人俱来的一种追求。束缚归根到底无非两类:一为外在的,即自然律令和社会规范的束缚;二是内在的,心理观念(内化了的社会观念)的束缚。 自由之路:西方:抗争、自由、荒诞。 中国:退隐、逍遥、梦幻感。 (一)西方: 抗争、自由、荒诞 西方文化是从抗争开始走向自由之路的,希腊文学与《圣经》都充满了抗争和自由的主题。 抗争一开始主要是对外在的束缚。普罗米修斯反抗宙斯的禁令,把火带给了人类,被宙斯派威力神和暴力神把他钉在高加索山上,他坚强不屈.拒绝和解,显示了一种刚强的自由意志。俄狄普斯面对神谕,坚决反抗这种无理的冥冥之中的命运,同样表现了一种刚强的自由意志。亚当不顾上帝的禁令,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 (二)中国:退隐、逍遥、梦幻感 中国的自由追求也是基于束缚、但它获取自由的方向却是退却。 中国文化大一统的等级制度创造了集典章制度、行为规范和思想意识为一体的礼。儒家对礼大加美化,人性追求自由应与礼一致,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 礼作为一种社会理想、与现实是有距离的。乱世之时,政治黑暗,理想与现实出现巨大的反差,守礼者便陷入巨大的困境。面对困境,儒家持道以待政,坚持理想,但并不争斗,平心静气地等待政治的清明。为什么不争呢? 争,意味着批评君王,这是违反礼的。另外,君王昏庸,争,是危险的。所以孔子一再教导;“邦有道,则知,邦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