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的低通胀:原因及启示_1
美国的低通胀:原因及启示
内容提要:美国巨额贸易逆差为低通胀做出了贡献;虚拟经济的繁荣平抑了物价波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股票期权制、员工持股制抑制工资上涨压力,割裂了物价与工资互动的基础;而强势美元政策与知识经济的运行规律本身具有紧缩效应。美国低通胀的经验,可以启发我国关注I<S形成的紧缩缺口,重视虚拟经济对物价的影响,适当采取扩张性政策,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不必过分担心通胀。
关键词:美国经济低通胀贸易逆差虚拟经济新经济强势美元
992000200120022003.1-6
GDP1.7-0.23.32.44.02.73.74.54.34.250.32.42.35
失业率5.66.87.56.96.15.65.54.94.54.145.85.76.4
通胀率5.44.22.92.72.72.52.31.71.61.93.41.61*1.5*
贸易逆差109074196113261662173719692103220433893787358343522442.69
资料来源:1990-1996年贸易数据转引自赵涛:《“美元利益”支撑美国经济高增长》,《理论前沿》2000年5期,15-16页。1997年以后数据引自:IMF,《世界经济展望》,2000年9月。2000-2003年数据系笔者根据《中国证券报》有关资料整理。*为预计数。
1997年以来,面对物价持续下跌趋势,通货紧缩成为我国理论界的热门话题,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反通货紧缩的政策。但2000年以来,通货紧缩趋势开始得到缓解,生产资料价格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涨趋势,其中能源价格上涨幅度很大。1999年11月到2000年8月,国内成品油价格累计上调6次,汽油出厂价上涨幅度达54%,柴油价格出厂价涨幅达46%。
面对此态势,一些专家担忧通胀(乃至滞胀)可能出现;或者分析了当前通货紧缩演变为通货膨胀的可能性(韩文秀,2001);或者通过历史案例分析,指出反通货紧缩的宏观政策向膨胀乃至滞胀转化的风险(朱民等,2001)。也有学者认为,当前我们防复苏夭折重于防通货膨胀(张曙光等,2000)。“9.11”后世界能源虽然价格又有上涨趋势,2002年1-4月,我国消费物价指数依然与世界其他大多数国家一样还是继续下滑,通货紧缩的压力依然存在。
因此,探讨以美国经济为代表的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低通胀现象,研究20世纪90年代美国高增长、低失业率下低通胀的深层次原因,对于深入认识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并制订相应政策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低通胀的原因之一:巨额贸易逆差的贡献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国。1999年贸易逆差高达3389亿美元,较1990年增长3倍,2000年其贸易逆差3697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经常项目赤字急剧膨胀,达到当年GDP的4.5%。2001年贸易逆差达3787亿美元;2001年逆差有小幅回落,降至3583亿美元。但是,2002年美国的贸易逆差又扩大至4352亿美元,较上年上升21.5%(参见表2)。
表21990-2003年美国贸易逆差(按国际收支情况统计)单位:亿美元
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1-6
GDP1.7-0.23.32.44.02.73.74.54.34.250.32.42.35
贸易逆差109074196113261662173719692103220433893787358343522442.69
资料来源:同上表1。
不过巨额逆差与经常赤字并未阻碍经济增长,对美90年代的低通胀做出了贡献:
一是由于进口产品物价的持续下跌,直接带动美国物价下降。
90年代中后期以来,全球绝大部分产品生产能力过剩,如1998年世界钢的生产能力达10亿吨,而1999年总需求量不超过7.5亿吨,世界一家大汽车跨国公司开足马力生产1年,即可满足当年汽车需求。在此背景下,世界商品价格全面下跌,尤其是初级产品,如1998年世界初级产品价格下降达20%,其中原油价格下降达30%。1995-99年上半年之前,世界石油和非石油进口价格都在下降(石油价格1999年下半年才开始上涨,2000年达到高峰),非石油进口品的价格年均约下降4%。在全球产业结构的大调整过程中,这种生产能力的过剩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存在,出现全球性经济紧缩趋势也就在所难免了。A.加利.西林(GaryShilling,1999)认为,通货紧缩可能要延续10年或更长。
在此背景下,1996-98年,美进口额年增长率分别达8.65%、13.7%和11.6%,但价格却不断下跌,年降幅分别为-2.9%、-4.3%和-6.1%。大幅度增加的工业用廉价初级产品进口,亦降低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