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品读永州道县道州篇之绍基故里东门村.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品读永州道县道州篇之绍基故里东门村

《品读永州》 道州篇之绍基故里 【导语】一个从北方迁徙而来的普通村落,人才辈出,探花、进士、举人、一品官、二品官、将军、诗人、书法家达百余人,是何等的族风使然,成就了如此人文胜景,今天品读永州摄制组与您一起走进被誉为“有清二百余年第一人yú),到明代家族逐渐发达,村落规模逐步形成,东门村古风浓郁,占六成的民居还是清一色的晚清建筑式样,木柱、青砖、灰瓦、马头墙,屋宇仳pǐ)连,小巷深深。一到枯水期,那石背就露出水面,很似一条大鱼浮在那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原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何绍基咸丰年间主持四川学政,闲时常往来拜谒草堂;“因言事罢官”后,赋闲回到家乡东门村,仿照草堂建了个,因正对潇水河中的东洲,故名东洲草堂,雅爱之下,自己的号也改称东洲先生。照壁之内,天井宽敞透亮,屋宇的大构件如柱头、横梁等用材 粗大坚实耐久考究,如格扇、窗花、柱础等雕刻精美。这座小庭院显得比较紧凑而简单何凌汉一边在家开办私孰培养道州子弟,一边青灯苦读,终于在嘉庆十年(1805)高中进士第三。寒门出探花,可以想见,当报喜的锣声传入东门村, 33岁的何凌汉是怎样的喜极而泣。此时身为长子的何绍基刚满六岁,正当睁眼看世界之时,父亲的万丈豪情,点燃了绍基早熟的心志。道光十六年(1836),在父亲高中探花三十年后,37岁的何绍基也考中进士。道州的声望,因为何氏父子而到了一个高峰。 简单的造就了不简单的何绍基,他被称“晚清书法第一人”。 如今何绍基的名字不仅是他家族的荣耀,也是这方县域的荣耀,更是我们民族的荣耀。东门村因而有了探花第和进士楼。建筑是流行的祠堂建筑式样,功能,都是敬祖笃祀、告慰先贤所在。何凌汉道光二十年(1841)卒于京城工部尚书兼左都御史任上,葬于今长沙市望城县仅存遗址。道州何氏后裔想办法将散落于望城的何凌汉墓碑征集回来,虽稍有残缺,但通过碑文,既可一睹盛年时期何绍基的书艺,更能体会到他们父子情深的感人,而何凌汉飘落他乡的游子魂魄,也得以托碑附体,回到家乡。秀色野香供雪饮,名章俊语用云裁此联化静为动,韵味缠绵,气势磅薄,而且书法挥洒自如,神采风扬,收藏和书法研究价值极高477年时间,先后中探花1人,进士5人,举人16人;一品官21人,二品官14人,三至七品官85人,其中将军13人,从何之浩家的“四大才子”到何凌汉家的“何氏四杰”以及何文黄家的“五大将军”,呈现出一个家族华丽的背影从门口那对的狮子戏绣球的门当可窥见这个曾经的湘南名楼的风采。何绍基是一位大书法家,但他的诗名为书名所掩他的书法作品,在当时是片纸只字视为瑰宝,名山大川、名胜古刹,都以拥有他的墨迹为荣。何绍基独创的“何体字”,如今男女老少都习字成风,其中并不乏书法手,东门村被誉为名符其实的书法村。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