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正确面对新课改下教育对象
如何正确面对新课改下的教育对象
—听讲座、学《课标》、读理论浅见
时代潮流不能等待。
伴随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浪潮,教育改革的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举世瞩目。
为了全面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保证新世纪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根据时代需求,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颁发,说明我国教育改革正紧随时代脚步,在新世纪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工具论、生活论等即将得到有机整合,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能从容面对世界历史、社会生活、个体生存观念的重大变迁。
通过学习,它让我进一步理解了:“实施素质教育,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得到全面、主动发展的素质教育,是中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时代强音,是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的深刻内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站在学习化社会的时代高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培养符合21世纪需要的有用人才。课程的更新,教学设计的创新,是让我们全体一线教师能真正走出应试藩篱和习惯暗影的指路明灯。
变教师、课堂、书本中心向交流、合作、主动参与、探究等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不再受到束缚,学生学习有了更为广阔,更为自由发展的空间。
《标准》从现代教育观点的角度,要求广大教师如何正确完整地认识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学校的使命就是培养人才,促进学生积极发展,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承受者。面对活泼天真的小学生,我们教师更需要走下“神坛”,更需要突破成人思维的定势。教学中应经常注意体现“童趣”,弯下腰来,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走进儿童纯真世界,融合在他们的童趣生活之中。这样,学校教育才不会不辱使命。
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育教学要真正实现对人的培养,并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移植或给予,农村教师就应该站在农村学生的角度,并结合农村孩子的生活实际,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需求与愿望,多渠道、多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教育就要求教育者纵向一贯,横向沟通,内外一体,多维整合,四通八达,高度开放而又科学规范地将课程意识转化为课程行为。
学生只有在教师组织、引导和启发下,经过自身努力,来掌握时代需要的技能,发展智力,形成良好的品德。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时时是学习之机,事事是学习内容。”的境界。实现人的社会化,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三、重视学生主体因素,从学生实际出发。学生是具有独立性的主体,有各年龄段的共同特征,但也有个体的差异。同一学段的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社会交往、生活环境、兴趣爱好、性格的差异是很明显的。《标准》的出发点,就是合理调配课堂结构,合理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个人觉得:现在的知识正在由过去的间接知识多于直接知识向直接知识多于间接知识的方向转变。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得到发展。掌握知识由感知、理解到巩固、应用,须学生的主观努力,教师必须给学生创造各种实践活动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观察研究、思考、体验,在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主动精神。
五、学校教育目标、教育课程的改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能在一生中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的终身学习者,是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实现课程设计统整方向改变学科中心体系,彼此隔绝的状态。更多的采用跨学科、多学科综合的课程设计方法,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机会是当今课程改革的方向。
六、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勇于竞争、广泛合作的能力的培养,以及让学生适应环境生存和心理承受能力培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发展方向的要求。这也正是《标准》对教师课程行为的要求。
七、教育价值观的改变。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摒弃功利动机,“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的不良心态,将一去不复返。
第1页(共3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he Boys in the Boat外国文学导读指南系列丛书.pdf
- 当代中文第三课 你家有几口人?.ppt VIP
- 《当代中文》第一课--您贵姓.ppt VIP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植物学基础》期末试题、选择填空简答题题库、单项选择题题库、判断正误题题库及答案10套(试卷号:2704).pdf
- 汉语语法 - 石毓智.pdf
- 河西新区棚改(城中村)安置小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
- 《中国民间美术剪纸》课程教学大纲.doc
- 30题汽车标定工程师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docx VIP
- 四年级的乘除法混合脱式计算练习题及答案(四年级数学计算题100道).pdf
- 除法脱式计算简算四年级练习题及答案(四年级数学计算题100道).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