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果树植皮的适应症状及技术环节.doc
浅谈果树植皮的适应症状及技术环节
论文 关键词果树植皮;适应症状;技术环节;注意事项
论文摘要果树植皮在果树上常用于枝干局部皮层的修复、大型剪锯口的修护和树洞的修补等症状,介绍了果树种植皮的技术环节, 总结 了果树植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韧皮部是树体营养上下运输通道,对木质部兼具保护作用。果树韧皮部受损缺失或病变坏死,如不能及时修复愈合,势必会引起树势衰弱,影响产量,重则还能造成树心漏空,枝体残缺,甚至全株死亡。受 现代 外科医学植皮技术的启示,果树植皮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得到兴起和 发展 。所谓果树植皮,就是在果树树体上将供体健康鲜活的皮层,完整地移植到受体相应的皮层缺损或坏死部位,恢复创面形成层生长,促进创口愈合的一项园艺技术。该技术不仅广泛地应用于果树生产,而且还适用于园林观赏树木的整形美化以及古树名木的复壮与抢救。现将果树植皮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总结如下。
1适应症状
1.1树体枝干局部皮层缺失或病变坏死的修复
生产上因机械损伤、管理不当等因素,常造成树体主干或主、次侧枝局部皮层缺损,且不能自行及时愈合。如苹果、梨、山楂等枝干环剥口过宽,或环剥口形成层药害死亡;枣树开甲过迟、甲口过宽不能预期愈合等;因病虫危害而造成的枝干局部韧皮组织缺失、形成层死亡,如天牛的为害以及苹果枝干腐烂病、栗疫病(栗干枯病)、桃(李、杏)流胶病等引起局部皮层组织的病变坏死等。
1.2树体剪锯口修护
果树剪锯口过大,经久不能自愈,需在枝干疏除后,进行及时的人工植皮处理。人工植皮不失为树体大型剪锯口修复和护理的有效方式。在观赏树木、行道树上应用植皮技术,有利于防止剪锯口病菌滋生侵蚀,能起到枝体完美,观瞻悦目的效果。
1.3树洞的修补
果树成年大树因树心木质腐朽而易形成树洞。大的树洞阻碍了有机营养向根系方向的运输,根系生长受阻,吸收功能减退。应用植皮技术可使古树名木逐渐恢复生机和树势。植皮修补树洞的技术要点,一是填充,二是贴皮。即根据树洞大小、形状、成因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填充材料,采用恰当的贴皮方式,以促进植皮成活。
2主要技术环节
2.1时期
通常在每年5~7月间进行。此时,环境温、湿度适宜,形成层生长活跃,易于植皮成活。
2.2创面处理
2.2.1清创。清除伤口枯死翘皮、杂质,刮净病变坏死的皮层组织,露出新鲜木质部和周边健皮边缘。
2.2.2整理。清除创口部位周围的木质枯桩、杂枝、角质化皮层,以便操作、包扎。平整剪锯口,使其与周边木质部衔接平滑圆润。对已漏空的树洞,应先行刮除木质腐朽部分,作消毒防腐处理,可用1∶1∶10波尔多液或5%硫酸铜溶液刷涂。然后,酌情选用石膏泥、水泥砂浆或新鲜木质片进行填充固定,也可选用蜂蜡(其通透性、可塑性好)填充塑型。填充部位外形轮廓面,要略低于周边健皮下的木质部,以便双层贴皮后的外形平整而 自然 。
2.2.3消毒。整理后,用5°Bé石硫合剂或500倍的百菌清消毒液喷涂处理,晾干备用。尤其病变创面要严把消毒关。
2.3供皮提取
供体和受体既可以是同一个体,也可以是同一品种的不同个体。通常选取健壮植株上通直、光滑、粗壮的徒长枝或临时结果枝组作为取皮材料。取皮时,先将供皮枝段短截,长度因植皮创面而定(略长于创面6~10cm);保持两端切面皮层平齐完好,用利刃将取皮枝段沿直线纵切,深达木质部,再沿纵切刀口将该枝段皮层完整剥离。皮层宽度为枝段直径的3倍多,如果创面较宽,可按照上述方法在同一个枝段上多处取皮。取下的供皮平铺展开,则呈规则的矩形。
2.4植皮
切除创口周边部分健皮(如不切除,可将周边健皮轻轻掀起),使上下左右露出3~5cm新鲜形成层,将植皮部位平面视图整理成为上下规则的矩形形状;快速用刚剥离的供皮完整嵌合、覆盖在创口部位,并使供皮的四周与创口健皮下的形成层密接;用鞋钉将其固定,再用塑料包装带捆扎牢靠。如创面较宽,可用数块供皮并列同时进行。对树洞部位植皮,为改善供皮生长温湿、酸碱环境,提高成活率,可采用双层植皮法。具体操作方法:根据填充后的树洞创面形状和大小,在洞口创面反面内衬第1层供皮,用鞋钉固定;然后再正面覆盖面积稍大一些的第2层供皮,固定,绑缚,使之与健皮下形成层两相贴合,上下左右四向密接,其他操作同上。
2.5包扎防护
植皮固定、绑缚后,可再用3~5cm宽的塑胶薄膜上下或环状缠绕密封,以起到保温、保湿、防雨水、防病虫的作用。
3注意事项
(1)皮层病害部位要先行 治疗 处理,应刮除韧皮部中所有的病变坏死组织。对皮层病变组织刮除后,注意创面和刀具的消毒,防止病害复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