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上:第一章神话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 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张文恒 2012.09.01 课前导言 一、古代文学课程的目标与要求: 1、掌握中国古典文学的基本发展线索,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 2、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习过古代汉语和本门课程之后,要求能够借助旧注阅读中等难度的古代文学作品。 3、能够运用所学的文艺理论,独立地分析评述古代的作家作品,把握其思想与艺术的基本特征。 4、要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文学作品。 学习古代文学需要注意什么? 1、 要过识字关。能够认识繁体字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是应该具备阅读原版古籍的能力。最好准备一部象样的字典或词典,以备经常查阅。 2、 课前要学习,课后要复习。所有的典籍,只有在你 尝试着阅读之后,老师的讲解才有意义。 3、 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养成读书、听课记笔记的习惯。 4、 既然我们是文科在读学生,那就一定要练出一手过得硬的笔杆子。 文字表达跟口头表达一样,也是你今后生存的砝码。 第一章 上古时期的原始歌谣与神话 一、上古时期的原始歌谣 文学艺术的起源是很复杂的一个话题。 恩格斯所著的《劳动在从猿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劳动不仅是创造一切财富底源泉,在某种意义上必须说: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 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则更清晰地指出。 我们的祖先的原始 ,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动,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的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淮南子·道应训 》云:“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东汉时赵晔著的《吴越春秋》中记录的一首《弹歌》则是比较直实的反映了原始人狩猎生活的作品。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 (砍一竿竹子,装好弓弦;抛出土块,追打禽兽) 这 “杭育”或“邪许”虽只是“单纯的呼叫”但闻一多先生却认为其中包含着人类“ 而未化”的诗歌语言(见《歌与诗》一文,收入《神话与诗》181页)。先秦古诗中有不少带有“兮”、“猗”、“些”、“只”之类语气词的,这正是诗歌源于“单纯呼叫”的遗迹。 国外比较流行的看法是,艺术的根源在宗教魔法。例如日本玉川大学文学教授浜田正秀一九七七年出版的《文艺学概论》就认为,在原始时代“是一个巫术、宗教与艺术三位一体的时代,”“艺术即便到了由专门艺术家创作的时代,艺术起源时代那种魔性因素也是不会全然消失的。” 前些年来国内已有人提出,文艺的起源在于人类原始时代的性崇拜。 《礼记、郊特牲》(以一牛祭天之祀)中有一首《蜡zhà辞》,据说是上古伊氏(一作伊祁氏,或云是尧的姓,也有的旧注说就是神农氏。)十二日蜡祭时祝辞。 土反其宅,  (被水冲走的土要回到原来的地方去, 水归其壑,  洪水要流向沟池 昆虫勿作, 昆虫不要发生 草木归其泽  草木要生在沼泽中,不侵占农田。) 原始歌谣起初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总是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而且往往是作为宗教巫术的附属品。 《吕氏春秋·古乐》篇里的一段记载还可以很真切地反映出原始歌谣与音乐、舞蹈密切结合的情形。 昔葛天氏之乐(yè),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始也)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这里“八阕”的名称很可能是后人加上去的,但从其内容来看,不外乎狩猎、牧畜、耕稼以及对“天”和“帝”的感戴和歌颂(这正是宗教的成份),这些也反映了原始歌谣与生产劳动和宗教活动的密切关系。 二、上古神话 神话是原始人类的综合的意识形态,是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解释,是他们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又是他们的愿望的表达。——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概说》 神话的概念: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 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主人公:通常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 情节:一般表 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 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