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赏唐诗宋词中雨的思想艺术.doc
浅赏唐诗宋词中雨的思想艺术
浅赏唐诗宋词中雨的思想艺术
摘要:雨是诗人情感表现的需要,也是一种雅致人生意境的追求。可以说文学世界里的细雨疏疏,是浮现于诗人嘴角的恬静与惬意。诗人的心灵在细雨的浸润下,流露出远离喧嚣的高雅与适意。
.L.
打开唐诗宋词,到处听得到雨声,仅《全唐诗》中就有七千多处。雨这一轻柔流动的自然物象,在诗人们的笔下成了感情的载体,有着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也无论是小雨淅沥,还是暴雨倾盆,皆尽显其百态千姿,妙不可言。
一、 饱含韵味之雨
1.喜雨
喜雨往往与滋润万物,唤起勃勃生机联系在一起。喜雨诗多清新明快,泛着生命的光泽和希望。如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滋润如酥,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觉得快乐、新鲜、活泼、清香,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2.苦雨
苦雨往往跟悲、怨、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当落红无数、春去匆匆、悲风怒号、黄叶飘落、日暮途穷、夜深人静之际,雨像懂得人的情思,也一声声地撞击着人的心扉,诗人百感交集,泪水与哀愁同出,读来令人断肠。
如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春雨晓寒写尽了李煜身为臣虏的凄凉处境,一腔悲情溢于言表。
3.雅雨
赏雨茅屋,幽居自得,见其雅,这是情感表现的需要,也是一种雅致人生意境的追求。可以说文学世界里的细雨疏疏,是浮现于诗人嘴角的恬静与惬意。
以韦应物《滁州西涧》为例: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山涧边簇生着一片可爱的芳草,树丛中有黄鹂鸟在悠然自得地鸣叫。向晚时分,春雨洒落,潮水暴急,野渡无人,孤舟自横,一片迷茫。诗人对野生之物自然存在状态的倾心与赏玩,折射出闲雅萧散的人生态度,令人心醉。
4.禅雨
诗人的权心利欲在雨意的清凉中被洗净,诗人在雨的静观和沉思中领悟到某种人生的哲理,从而使雨具有了几分禅家的意味:
如苏轼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
诗人贬居黄州,借途中遇雨的平常经历阐发了不平常的人生哲理:无论是自然界的阴睛风雨,还是现实人生的荣辱升降,都可等闲视之,浑不在意。这里正是借助于雨这一具体意象将人生引入到忘情得失,超然物外的禅意般的宁静之中。
二、 飘洒而致的可闻可观可感之雨
先说有声雨,.晚唐温飞卿《更漏子》写梧桐秋雨,情致绵绵,凄清愁苦: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也说: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而在宋曾几的耳中却是五更桐叶最佳音。(苏秀道中自7月25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作》)这主要是因为前者是思妇听雨,后者是大旱之望霓者听雨,所以后者的雨滴梧桐的潇潇声响成了最美妙的音乐。 又如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崔雍崔衮》),仿佛让人听见雨打残荷,错落有致,富有情韵。最值得一提的当数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极写出诗人尚思为国戍轮台的拳拳报国之心。
其次说可观雨。唐崔道融的《溪上遇雨》诗读来可喜可愕,深得夏雨之趣: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山前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同样是暴雨,到苏轼笔下则淋漓尽致,尽态极妍: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望湖楼醉书》)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有美堂暴雨》)而陆游的风雨纵横乱入楼(《南定楼遇雨》)使人在雨横风狂中四顾茫茫,中心凄迷。这是观暴雨。若当细雨绵绵,则别有情味。宋刘敞说得好: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再次说可感之雨。说到此,苏东坡可谓深得其趣,一首《定风波》几成绝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衰烟雨任平生。这样极见情性的词句直让细雨骑驴入剑门(陆游《剑门道是遇微雨》)以及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父》)者气短。
杜甫的敢辞茅苇漏,已喜禾黍高(《大雨》)和曾几的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同前)都表达了作者为了人民的利益置自身利害于度外的高尚品德。而宋陈与义的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却以同样的情怀表达了对抗金胜利的渴望。但一旦久雨成灾,诗人又发出遏止不住的愤怒: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杜甫《九日寄岑参》)。最具讽刺意味的要数唐李约《观祈雨》诗:桑条无叶柳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通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