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安化球甲仑钒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doc
湖南安化球甲仑钒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湖南安化球甲仑钒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湖南安化江南、洞市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钒矿分布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笔者在对该区域进行矿产调查过程中,新发现了球甲仑钒矿,并对其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其远景资源量非常丰富。
1 区域地质背景
球甲仑钒矿床位于扬子地体与华南地体拼贴带北侧,江南地轴之雪峰弧形构造带由北东向东西方向转折部位。
区域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产生了一系列的构造形迹,形成了复杂的构造格局。地壳演化和岩石圈板块运动特点显示经历了武陵、雪峰、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喜马拉雅几个大的发展阶段。相应造就了武陵(Jx)、雪峰(Qb)、加里东(Nh-S)、海西印支(D)、燕山(J-K)等五个构造层。区域构造以北东东向及北东向断裂、褶皱发育为特征。褶皱形态主体为开阔中常型线状或长轴状褶皱。与褶皱方向一致的走向逆断裂发育,断裂常具多期活动特征。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区地质概况
矿区内地层自青白口系多益塘组(Qb2 d)至奥陶系桥亭子组(O1-2q)均有出露(图1)。总体上为一套陆源碎屑复理石夹硅质、炭泥质沉积,岩石均已浅变质。
寒武系牛蹄塘组底部地层为沉积型钒矿的赋矿层位。该组下部为黑色炭质板状页岩夹灰黑色薄层状硅质岩、硅质页岩;上部为黑色薄层状炭质板状页岩、粉砂质炭质板状页岩,发育有不清晰的水平微细层理。该组下部含炭质较高的板状页岩可作石煤利用,且含V、Ni、Mo、Co、Cu、U及稀土等元素较丰富,其底部富含磷结核和星点状、草莓状、结核状黄铁矿。本组属水流不畅、宁静,具还原环境的闭塞海盆沉积。
矿区内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产生了一系列的构造形迹,形成了复杂的构造格局。总体上为大树坳火烧洞复向斜,该向斜轴迹走向约60deg;,区内次级褶皱发育。其中规模相对较大的褶皱有2个向斜和2个背斜,轴向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矿区内断裂以北东向断裂为主,构造形迹与地层走向近一致,近于平行排列且切割不同时代地层,使其产生重复或缺失。
该矿床为沉积型层控矿床,矿体赋存于寒武系本文由.Lo)、硒(Se)、钡(Ba)、砷(As)、硼(B)、锑(Sb)、铅(Pb)、锡(Sn)、镓(Ga)、锰(Mn)、钴(Co)、铀(U)、铬(Cr)、铜(Cu)、锌(Zn)、银(Ag)、铍(Be)、硅(Si)等。超出地壳平均含量的元素有V、Ag,其中V、Ag正相关。
3 矿床成因
3.1 成矿作用
在早寒武世浅海陆棚的滞留海湾还原环境下,沉积物以炭质页岩为主,同生沉积了大量的硅质、磷、钒、钼、镍、铀等矿物质夹杂其中。火山活动、陆源碎屑物提供了物质来源。
李有禹等人从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方面对含矿岩系、矿床的物质来源进行了研究。岩石化学方面,含矿岩系底部分布有典型的硅质岩,且SiO2含量与V、Mo、Ni呈现相一致的演化规律, 成因上与海底喷气作用有关; 地球化学方面,有益元素V、Mo、Ni以及P、TR、U、P t 族元素R 型聚类分析呈现出亲硫亲生物元素和以贵金属为主的元素两大类;矿床矿石delta;34S(-13.0permil;~17.9permil;)与围岩delta;34S(+16.6permil;~+24.9permil;)截然不同,是硫源不同所致。硅岩的氧同位素值idelta;18OSMOo、Ni等元素的来源和富集,是与海底喷气作用密切相关,并非陆源搬运沉积产物。在低能、缺氧还原的浅水台地边缘环境,生物活动作用强,并对金属物质产生强烈吸附富集作用、络合作用。
3.2 矿床成因机制
区域上为一滞流海盆,为陆棚相沉积的(硅)炭质页岩建造,含矿岩系由磷块岩透镜体和富含金属层(多金属层)的硅质岩、硅质页岩、炭质页岩组成。
矿床形成于沉降区和相对隆起区的边缘过渡带,并是其中次一级较稳定的地段,也是岩相转化的地带。沉积以胶体化学化学沉积为主。大量同生沉积硫化物以及大量岩矿具有平直微细层理构造的特点,说明矿床处于浅海陆棚的滞留海湾中,钒矿层中同生竹叶状碎屑状构造,说明水动力条件有周期性的变化。含矿岩系含有大量有机炭、海绵骨针、古孢子化石。说明生物作用的存在,并对成矿作用有所影响。震旦纪后期,本区地壳曾一度隆起。寒武纪早期沉积基底地形的起伏、介质、环境的更替,形成有利于成矿的条件之一。
钒矿床产于寒武系牛蹄塘期黑色页岩系中,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的沉积型钒矿床。推测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海底火山喷发。因此,矿床成因应为海底喷气沉积矿床。
3.3 矿床成矿模式
根据球甲仑钒矿床特征,结合矿床成因分析,归纳总结区域成矿模式(图2)如下:
1、作为重要矿源的含矿地质体是早寒武世地壳拉张裂陷(裂谷)时期的沉积产物。
2、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