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 《居里夫人和一克镭》与《爱因斯坦与原子弹》(共42张).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 《居里夫人和一克镭》与《爱因斯坦与原子弹》(共42张).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 《居里夫人和一克镭》与《爱因斯坦与原子弹》(共42张)

1879年爱因斯坦生于德国的乌尔姆。爱因斯坦的父亲是一个商人,他拥有一家生产电器设备的工厂。在孩童时,爱因斯坦很沉静,他常常独自一人来消磨时间。他语言表达迟缓,在阅读方面也有困难。但是,他对事物的原理却特别感兴趣,并经常提出许多问题。 在爱因斯坦5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给他一个罗盘。他惊异地发现罗盘的指针总是指向北方,他非常好奇,于是问父亲和叔叔是什么原因使指针移动的。然而,他们关于磁性和引力的回答对孩子来说确实太难了,但是,爱因斯坦还是花了很多的时间来思考这一问题。 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不喜欢上学,因为当时德国的学校不准许学生提问题。爱因斯坦说他有一种在监狱中的感觉。爱因斯坦曾对他的叔叔雅各布说他很讨厌数学,尤其讨厌代数和几何。但是,他的叔叔雅各布给了他很生动的启发,这给他的功课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爱因斯坦完成了代数书上所有的习题。当其他的同学还在学习初等数学时,他已经学习微积分了。爱因斯坦决定要当一名数学和物理教师。 爱因斯坦曾就读于苏黎世联邦工学院,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但是,他却无法找到教师的工作,后来,他在瑞士政府的专利局里就职。专利局的工作很轻松,于是,他把好多时间用在了创立自己的学说上。其中有一些就是关于相对论的理论。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一篇论文,虽然只有35页,但却是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之一。这就是狭义相对论。我们只有明白了解释这一理论的所有数学知识,才能把相对论完全理解,而这些数学知识又是非常高深的。相对论的一些理论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但是实验却表明它们是完全正确的。狭义相对论是用来描述自然现象的一些基本理论,是关于时间、空间、质量、运动和引力的学说。 在他发表了有关狭义相对论的论文10年后,爱因斯坦又发表了另外一篇论文——广义相对论,提出了有关引力、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关系的新论点。 爱因斯坦提出了物质可以转化为能量,并且他还给出了能够衡量物质能量的表达式——E=mc2。E代表了物质的能量;m代表了物质的质量;c 是光的速度。此表达式说明了极小的物质可以产生极大的能量。还可以解释为什么太阳可以数百万年地发光发热。这个公式还导致了原子能的发现。 爱因斯坦于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他的获奖并不是由于相对论,而是因为他发现了光电效应定律。这一发现推动了现代电子学的发展,其中包括广播和电视。爱因斯坦成了名人后,他却感到很寂寞,他几乎没有亲密的朋友。他写到:奇怪的是,被这么多人知道,却又这么寂寞。我在自然中看到的东西博大精深,我们的理解仅其一二而已。 1933年,爱因斯坦在希特勒掌握了大权时离开了德国。他要住在一个拥有政治自由、宽容和法律之下人人平等的国家。爱因斯坦来到美国继续他的研究工作。 爱因斯坦把他的一生中最后的25年用在了“统一场论”的研究中。他希望找到一个通用的数学公式,把所有的物理学领域联系到一起。这件工作爱因斯坦一直没有完成。1955年爱因斯坦与世长辞了,享年76岁。 比较·探究 阅读《邓稼先》《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三篇文章—— 1.讨论他们在表达感情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形同点:三个人都是对人类科技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通过具体的事情表现科学家高贵的精神品质和内心境界。 不同点:《邓稼先》中邓稼先对视业无比忠诚,最无私的献身祖国国防事业、核武器研究事业;“最不引人注目”、“忠厚平实”、“诚实坦白”、“从不骄人”、“朴实”、“无私”。 《居里夫人》所表达的感情是,因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两次获得诺贝尔;通过麦隆内夫人的眼睛,展现了居里夫人对科学事业和全人类的彻底的、无私的高贵品质。 《爱因斯坦》所表达的感情是,最富于创造力的科学家,荣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主要通过爱因斯坦在决定人类命运的关头,表现了他的令人敬仰的科学良知和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高度责任感。 2.讨论三篇文章在布局方面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三篇文章都采用承载内容、表现人物的方式。 不同点:《邓稼先》采用小标题的方式,其实是截取人物生活中的若干片段,按横式排列,有侧重点地来分别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和内心世界。 《居里夫人》《爱因斯坦》都采用比较复杂的一个事件来表现人物。都是按照时间顺序,在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逐层深入地表现人物的可贵的精神品质。 3.比较三篇文章的语言特色。 答:三篇文章的语言风格不同。《邓稼先》比较突出理性,更多概括性的文字,显得更加平实。《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则更有文学色彩,特别注意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细节描写,显得更为生动。 4.比较三篇文章采用的写法及效果。 答:三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的写法,但对比、衬托的效果不一样。 《邓稼先》用同是核武器研究和设计大师的奥本海默来进行比较,主要目的是突出邓稼先的优秀品质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