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俭以养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论“俭以养德”

“俭以养德”漫谈    节俭,是人的天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非洲大陆人猿相揖别,到茹毛饮血的史前时代,人类祖先常常食不果腹、衣不御寒,一直都在为生存而艰苦斗争。节约捕获的每一个猎物、采摘的每一颗果实、种植的每一粒粮食、喂养的每一头牲畜是先祖们的生存必修课,浪费食物就有亡族灭种的危险,勤俭节约方可以生生不息。最终,在人类繁衍壮大的几百万年里,节俭成为竞争本能融入了我们的遗传基因,并成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的基本道德规范。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把节俭作为提高修养、锤炼品德的基本方法和行为准则,《左传》也说“俭,德之共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笔者认为,节俭不仅仅关乎个人的品德修养,更关乎社稷兴亡、民族兴衰、世风兴替、家道兴落,正所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先说社稷。历史上,几乎没有一个王朝,不是以节俭而兴、奢侈而亡的。隋文帝杨坚深知“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久长者”的道理,躬行俭朴,节用于内,树德于外,登基七年就灭掉陈朝,统一全国,史称“开皇之治”。其子杨广即位后,骄奢淫逸,大兴土木,征伐四方,致使国穷民疲,变乱四起,十载而亡。像隋朝这样初建时克勤克俭,承平日久便奢侈腐败,终至人亡政息的政权,古今中外,比比皆是。儒家对“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律的破解办法是施行仁政,主张通过克己节用和保障民生、爱惜民力来达到争取民心、长治久安的目的。儒家的仁政思想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在治国理政中常怀“仁德”之心,恪守厉行节俭的为政之德,注意俭省人力、物力、财力,就可以“民不加赋而自足”,自然四海清宁、宇内咸服。但任何政权都具有自我膨胀的内在冲动,总是倾向于控制更多的民众、支配更多的资源,直到民众和资源无法承受而坍塌。党中央倡导“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抓住了执政要害,从节俭入手培育自我克制的为政之德,消减权力的奢华欲望,官员清正、政权清廉、政治清明的美好愿景便可以逐步实现。 再看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性??,如果可以贴标签的话,法国人是浪漫的、英国人是保守的、德国人是严谨的、美国人是幽默的、犹太人是精明的,而中国人是勤俭的。中华民族饱经磨难,战乱频仍、灾害频发,却能够百折不饶、生生不息,成为世界上唯一民族文化绵延不绝的古老民族,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们民族有强烈的“常将有日思无日”的忧患意识,以及由此养成的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因为勤俭,昌盛之时尚有节制,衰落之时仍能奋起。时至今日,中华民族仍然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民族之一,正是靠着勤俭的美德和勤俭的积累,民族复兴的伟大将来有了宝贵的精神支撑和坚实的物质依托。其实,勤俭是每个优秀民族的共同底色。德国人生活富裕,但过起日子来却相当节俭,马路上少见气派的“林肯”和豪华的“奔驰”,许多人住着没有高档装修的老旧楼房,甚至祖父用过的玩具孙子还在玩,正是这种无所不在的节俭精神塑造了德意志民族不慕浮华、实用专注的可贵品质,使德国制造成为耐用、精良的代名词,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崇。 关于世风。几千年来,艰苦朴素、勤劳节俭都作为一种被普遍认同的社会公德,得到倡导、继承和发扬。《论语》中就有“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其中“俭”就是指俭朴、节俭,它能匡正社会风气。汉代民风质朴,尚武崇俭,整个时代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及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世风日下,社会上下崇尚浮华、奢靡横行,留下了“石崇斗富”、“看杀卫阶”等让人瞠目结舌的荒唐典故,结果是造就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历时最久、国力最弱的大分裂、大混乱时代。东方如此,西方亦然。古罗马帝国末期,奢侈浪费成风,庞培城的多样化室内布置和生活标准,直到1800年后的19世纪才重新达到。但正如马克思说的:“古代国家灭亡的标志不是生产过剩,而是消费达到骇人听闻和荒诞无稽的程度”,不久,古罗马人便和他们的奢华生活,在更加俭朴的日耳曼部落扫荡之下,永远从地球上消失了,他们曾经领有的土地也都成为其他民族生活的家园。曾几何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铺张浪费之风愈演愈烈,超前消费、过度消费成为“时尚”和生活理念,严重侵蚀和带坏了社会风气。党中央防微杜渐,明确提出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习近平总书记以身作则,践行“光盘行动”,我们有理由相信,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将再次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从修身齐家做起。中国文化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悠久传统,讲究从个人修养做起,从家庭和睦做起,进而实现理想抱负。其中,节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品德修养之一,这从众多先贤的诫子书中可观一二。《朱子家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点醒后人治家要珍惜物力、节约用度;司马光《训俭示康》中更是说,“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