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基催化剂上草酸二甲酯催化加氢合成乙二醇的研究.pdfVIP

铜基催化剂上草酸二甲酯催化加氢合成乙二醇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铜基催化剂上草酸二甲酯催化加氢合成乙二醇的研究

学兔兔 第3期 陈红梅等:铜基催化剂上草酸二甲酯催化加氢合成乙二醇的研究 铜基催化剂上草酸二甲酯催化加氢合成乙二醇的研究 陈红梅 ,朱玉雷’ ,郑洪岩 ,丁国强 ,李永旺 (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0 1;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 00039;3.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3 2) 摘要: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铜基催化剂,进行了草酸二甲酯气相加氢活性评价,考察了不同载体(Sio:,Alo_O3,ZnO)对草酸二 甲酯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CuO/SiO:有较好的草酸二甲酯加氢活性及乙二醇选择性。进而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以及焙烧 温度对其加氢性能的影响。采用N 吸附,XRD,T0MS,N:吸脱附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将表征结果与实验结果相 关联,发现草酸二甲酯加氢反应活性与Cu。有关,提高铜比表面积有利于提高加氢活性。采用并加法制备且在400℃焙烧的催 化剂加氢性能最优,其草酸二甲酯转化率和乙二醇选择性分别可达98%和87%。 关键词:CuO/SiO2催化剂;乙二醇合成;草酸二甲酯;加氢;载体;焙烧温度 中图分类号:O 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219(2010)03—01-O6 乙二醇(EG)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 催化加氢fl9】。 用于生产聚酯纤维以及防冻剂等 。目前工业上主 美国ARCO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草酸 要是由环氧乙烷非催化水合得到乙二醇[2-61,在当今 二酯加氢反应的铜基催化剂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 世界石油危机的形势下,由煤基合成气制乙二醇工 铜铬系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加氢活性和选择性 ,但 艺的开发具有战略意义。总体来说,发展以C 化合 Cr元素的毒性限制了其应用。故人们致力于开发无 物为原料制取乙二醇的路线,对于我国能源的合理 铬催化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铜硅催化剂122-24],黄 利用、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和解决乙烯供应量的不足 维捷网,李竹霞i25-271等对铜硅催化剂进行了研究。 都具有深远的意义【l加。合成气制乙二醇路线由CO 本文以硅溶胶为硅源,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 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DMO),再由DMO催化加氢制 系列铜基催化剂,考察了载体、制备方法和焙烧温 备 】。 度对草酸二甲酯加氢合成乙二醇的影响,评价了催 2O世纪7O年代以来,草酸酯加氢过程已有许 化剂的加氢性能,并结合 BET、TG—MG、NH3一TPD, 多文献报道。草酸二甲酯加氢合成乙二醇的工艺有 N:O吸附,XRD、TPR等表征方法,对催化剂的性能 以Ru等贵金属催化剂为主的液相均相加氢法和以 与物理性质进行了探讨。比较好地利用N:O吸附原 铜基催化剂为主的非均相气相或液相加氢法。 理,合理地解释了草酸二甲酯加氢反应的活性和选 Matteoli等 q采用9.8mmol/L Ru(C0)2(Ac)2(PBu)3,在 择性与Cu。的比表面积关系,为催化剂的设计制备 20MPa和453 K下,EG收率达到82%,Teunissent 、 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Elsevier、Engelent 采用 Ru基催化剂,在7 MPa和 1 实验部分 373 K下,EG收率达到95%。由于液相均相加氢需 在高压下进行,产品和催化剂分离回收困难;研究 1.1 催化剂的制备 者更倾向于采用铜基催化剂,进行气相或液相多相 以Cu(N03):·3H:0(分析纯)为铜源,采用共沉淀 法制备催化剂,分别采用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