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第2章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毛第2章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概述 第二节 重商主义的贸易理论与政策 第三节 自由主义的贸易理论与政策 第四节 保护主义的贸易理论与政策 第五节 贸易自由化与新贸易保护主义 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简图 对外贸易政策演变的展开 2、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保护贸易理论的主要政策措施 (三)对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论的评价 40码 20码 15码 20码 10码 10码 英国 德国 麻布 毛呢 麻布 毛呢 分工后 分工前 10码毛呢=15码麻布? 10码毛呢=20码麻布? 英国不愿意! 德国不愿意! 20码麻布 ≥10码毛呢≥15码麻布 究竟为多少?穆勒认为取决于相互需求的强度! ◆这就是穆勒的贡献:一是国际贸易带来的利益范围;二是贸易双方在利益中如何分割! 在没有分工、贸易的条件下,英国国内的交换比价为1:1.5,德国国内的交换比价为1:2。 英国希望大于15码 德国希望小于20码 因此,交换比率应该介于 马歇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供曲线,用几何方法做了进一步论述。 三、赫科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factor endowment theory) 赫克歇尔(Eil Filip Heckscher 1870—1952)和俄林(Beltil Gotthard Ohlin 1899—1979)是瑞典经济学家。俄林的代表作是《域际和国际贸易》(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他采用其导师赫克歇尔的主要观点,创立了较完整的要素禀赋学说(Factor Endowment Theory),因此,这一学说被称作赫克歇尔—俄林原理,简称赫—俄原理(H—O原理)。此书被认为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最重要的著作。俄林于1977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要素禀赋学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1、狭义要素禀赋学说是指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 各国生产同种产品时,其价格的绝对差异是导致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 正因为产品价格在各国存在差异,才导致产品跨国界流动。 价格的绝对差异是由生产成本的差别造成的。 各国生产同种产品的成本不同是由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同造成的 。 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是由他们的要素丰裕程度不同造成的 各国生产要素的不同丰裕度和生产各种产品所需要的要素比例的不同,使各国在生产产品时,分别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应该生产和出口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 2、广义的要素禀赋说,除了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之外,还包括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 在上述学说的基础上,赫、俄进一步论述了国际贸易将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趋于均等化,即所谓的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Theory)。 后来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Samuleson)发展了这个理论。因此这一理论又称为赫—俄—萨原理 (H—O—S Theorem)。 按照这一理论,两国在实行分工和发生贸易后,各自大量使用本国丰裕要素进行商品商品生产,从而是这种要素的价格日趋上涨; 同时,由于各自不断进口本国稀缺要素密集的外国产品,将使本国这类要素价格不断下跌。 2、广义的要素禀赋说 这样,通过国际贸易导致了两国间的生产要素价格差异的缩小,并使要素价格趋向均等化。 但是,俄林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化只是一种趋势。 萨缪尔森却认为国际贸易会导致各种要素相对价格完全均等化:由于在多种要素相对价格有差异的情况下,贸易仍将持续扩大和发展,而贸易的发展将会减少两国间要素价格的差异,直到两国国内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完全均等为止,这就意味着两国国内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也完全均等化了。萨缪尔森试图通过这一理论说明,国际贸易不仅可以合理配置资源、调整贸易的经济结构,而且还可以“改善”各国收入分配不均,缩小彼此经济差距,因此,这一理论又称为报酬均等化理论。 (一)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ENGINE OF GROWTH )学说的提出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逊最早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命题,50年代诺克斯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中心国家的经济增长是通过初级产品迅速增加的需求传递到外围国家的。即19世纪的对外贸易不仅是简单地把一定数量的资源加以最适当配置的手段,而且是外围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待续) 四、关于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学说 澳大利亚经济学家科登指出,一国对外贸易对本国宏观经济将发生收入、资本积累、替代、收入分配、要素加快等五种积极效应。 20世纪60年代以后,亚洲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为“发动机”学说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内容与证据。 (二)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