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阅读主要题型.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记阅读主要题型

传记阅读主要题型 一、掌握传记有关知识 (一)传记的定义和分类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从传记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追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寻回那逝去的岁月云烟,感受沉重的历史沧桑。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沈从文自传》。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邓小平》等。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如:2008年高考试题《我所认识梁漱民》罗曼罗兰的《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 (3)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人物小传。吴学东的《杨振宁合璧中西文化的骄子》 (4)从创作方法分 历史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冯至《杜甫—“万方多难”众成就的“诗圣” 》 文学性传记: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 在这些类别中,根据这几年的高考以及模拟试题,考查较多的是自传、他传、评传、人物小传。 其实掌握传记的类别目的是在探究传记各种题型时有一定的帮助。例如自传中采用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评传则以记叙议论为主,在记叙的同时侧重于多传主的评价。例如08年《我所认识梁漱民》其中22题:作为一篇评传性的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民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6分)其中在参考答案中第一条就是,从文体来说要评传结合。人物小传,既然是小传,顾名思义必修抓住生活中的主要事件,侧重生活的细节。如果山东08年考察的是人物小传,回答这个问题时,就可以直接回答:要选取典型的事件,事件能反映传主的精神面貌,善于抓住细节描写等。 再如如果考查语言风格。其中他传和自传的语言风格就有所不同。自传采用第一人称,可以贴近人物的心灵来写,语言可以亲切自然也可以幽默诙谐;他传超脱了利害关系,采用第三人称便于公正的评价传主,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总之在了解传记的类别后才能更好的解决传记文学阅读的问题。 (二)传记的文体特点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掌握了传记文学的特点主要是为了梳理传主的主要事件。因为传记的真实性,在作传时一定选择传主典型的事件,能体现传主思想性格,或在生活中对传主的人生有重大作用的事迹。或者作他传作者所熟悉的事迹。而文学性充分体现作者的感情倾向,同时也丰富了传记文章的内容,文章有文化底蕴。 二:掌握传记常考查的题型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考查点一:考查传主的主要事件,从而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性格。 这个考查点就是传记阅读要求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和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题型设置一:作者在传记中记叙了哪些主要事迹,请教要概括。 例如: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都回忆了鲁迅先生哪些事迹,请简要概括。 这个是最简单的考查方式,只是考查学生从传记梳理传主的主要事迹而已。只要学生从传记中寻找信息即可。 实际上考查传主的事迹是为了展示传主的精神品质,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 方式一:某一个事件在文中的作用?或者这一细节表现了什么,它与整个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它在事件或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例如:在逃学过程中“我”为什么喜欢周围稀奇古怪的事?——(《沈从文自传》) 解答:儿童的天性,对社会和自然的有好奇心。 再如:联系全文,选文中看箪子、看打铁两个细节,表现了幼年沈从文什么特点? 参考:厌恶私塾,热爱课堂外的生活;观察细致。 解决这类题是通过事件来展现传主的性格、形象或精神品质。但需要说明一点自传和他传还要注意,特别是自传,在考查的事件是儿时的,还要注意这些事件对传主后来的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或于今后形成对比等。 例如:齐白石自己讲述童年打柴的游戏的目的是什么?——《从砍柴牧牛到学做木匠—齐白石》 解决这个问题是不尽概括齐白石的性格同时与今后的生活形成对比,说明生活的艰辛。 方式二:文中通过哪些方面来表现人物的某种性格或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