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索「教育者心里的小孩」-以德国改革教育学者H.Lietz为例
教育科學期刊 14(2)
探索「教育者心裡的小孩」 -以德國改革教育學者 H. Lietz 為例
張淑媚
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摘要
本文欲以 Lietz 的童年經驗分析作為個案,探究其教育改革的觀點和其童年經歷
的關聯性。在 19 到 20 世紀初德國與歐洲改革教育學的浪潮裡,主要的訴求在於彰顯孩
童的主體性,促進孩童的自主發展。所謂重視孩童發展的觀點,看似客觀,然而對孩童
圖像的理解其實和教育改革者的童年經驗有 關。研究者以心理分析的詮釋學
(Psychoanalytische Hermeneutik) 出發,欲在此文中探討德國鄉村教育之家 (deutsche
Landeserziehungsheime)的創始人 Hermann Lietz 的成長經驗,推論其教育改革是對自
身家庭美好經歷的再現與對中學苦痛經驗的制衡。文末指出,教育觀點其實受限於教
育者的成長經驗,我們無法創造一個普遍有效適用於所有人的完美教育觀,這讓教育學
擁有獨特以及多元面貌的可能。
關鍵字:心理分析的詮釋學、德國改革教育學、李茲
Email : shumei1967@mail.ncyu.edu.tw
收件日期:2015 年 08 月 24 日;修改日期:2015 年 12 月 30 日
55
教育科學期刊 14(2)
壹、前言
19 世紀中葉,德、法、英在社會各面向的快速發展為歐洲的教育改革鋪路:
在蒸氣船、鐵路和大型資本主義社會的影響下,產品標準化生產的工業發展加速、
經濟上大型企業逐漸擴展、全球貿易的往來頻繁、社會安全系統的建立、醫療系
統的進步,許多領域都大幅躍進成長,教育領域也開始百家爭鳴並嶄露頭角。現
代化學校系統的發展到 19 世紀末已臻完備,許多學校教育學以及各科教學法的專
業文獻也反應出這波新時代的趨勢。在國家的公立教育體系愈發普及與深化之際,
來自學校老師以及社會大眾對學校的批判也愈發強烈,Ludwig Boernes (1786-1837) 、
Max Stirner (1806-1856) 、Heinrich Stephani (1761-1850)都批判學校裡培養盲目服從
的學生,損害教育的自由,主張要從孩童的觀點出發進行教育。一時之間,「新
學校」、「新教育」的概念興盛一時,成為批判傳統學校教育的先決條件(Flitner, 1995,
pp.11-15 ;Oelkers, 2005, p.28, p.36, p.98) 。
19 到 20 世紀初的這波教育改革運動 1 ,主要的訴求是孩童在社會中的自然發
展。他們打破了 19 世紀從 Friedrich D. E. Schleiermacher (1768-1834)以來,教育是
上一代對下一代影響的命題,不再在意上一代想要帶給下一代的影響,而是讓孩
子順從其天性發展。這些強調孩童主體性的觀點,從 19 世紀末影響了歐洲的改革
理念與學校發展。以德國來說,陸續有 Alfred Lichtwark (1852-1914)的藝術教育運
動 (Kunsterziehungsbewegung) 、Georg Kerschensteiner (1854-1932) 的 工 作 學 校
(Arbeitsschule) 、1898 年 Hermann Lietz (1868-1919) 成 立 鄉 村 教 育 之 家
(Landeserziehungsheim) 、 1906 年 Gustav Wyneken (1875-1964) 在 維 克 村
(Wickersdorf)創建自由學校區(Freie Schulgemeinde)、1910年 Paul Geheeb (1870-1961)
的歐登森林學校 (Odenwaldschule) 、1920 年 Kurt Hahn (1886-1974)的薩勒姆王宮中
學(Schule Schloss Salem) ,1924 年 Peter Petersen (1884-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