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考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济学考试

三兄弟都爱这三项遗产,爱车,房子,? 10万大洋。车,房绝对不能卖。三人又不想住一起。这怎么分才公平??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但是可以学到很多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是唯物的。认为每件事物都有一个内在的,恒定的,用? 劳动时间来度量的“价值”。按照这种机械的唯物主义观点,这三件遗产怎么? 也分不出四件来。? 唯物主义的另一局限在于,它不承认三兄弟各自的七情六欲会影响到这三宝的? 效用。因为那有唯心主义之嫌。多数人对这个问题回答是找公平调停人估价,再按估价分。因为我们一般不会?注意到,同一件东西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效用”。?我们不妨假定,老大最爱那房子,那童年美好的回忆是无价的。对他来说,这?房值25万。他心想:车子嘛虽然是上好的奔驰,最多值5万。?老三年轻,最爱的是车。那车他是垂涎已久,而且是市面上绝版的古董。对他?来说花10万也干。房子无所谓,15万他还不一定愿买。?老二介于二者之间。对他来说,房子值20万,车值8万。?这三人可能是家教良好,你推我让。哥哥自觉长兄如父,弟弟要学孔融让梨。?争执不下。最后大哥面子大说了算,最“值钱”的房子给老三,10万大洋给老?二,自己把最不值钱的车留下。谁也不许再争。就这么定了!? (儒学的信徒们估计都会这么干的)? 这种“大公无私”的分法,结果是相当于老大得了5万,老二得了10万,老三? 得了15万。不公平不说,遗产效用总和只值30万。相反,如果亲兄弟明算帐。说好谁也别让谁。你想要哪样你就得死争哪样。只?有一个规矩:咱不兴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你要真想要你就出个价投个标。?中标者出钱“买”货,然后兄弟们分钱。?于是,老大用25万“买”走房子,老三用10万“买”下车。跟那原来的10万堆?一块,45万。各再拿15万。也是皆大欢喜。?所不同的是,这种“自私自利”的分法,遗产效用总和是45万! 超过前一分? 法15万!这下马克思可要傻眼了,把同三件事体多变出50%来?? 同样是三件遗产,两种分法效果大不相同。前一分法显然既不公平,又没有物? 尽其用,也就是说没有将效用极大化。第二种分法使得 1。各得所爱,2。公平? 合理,3。将遗产的效用发挥到最大。?这个既公平,又使全“社会”达到最大效用的分法的前提,是每人为自己着想。?你千万要自私自利。不要去为他人瞎操心。别人自己会为自己打算,不用你劳?神。用英文说:Your treasure is someones trash (你的宝贝是别人的累赘)。? 比效用极大更重要的,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总是可望不可及的公平原则。跟上? 节分饼问题一样,公平来源于人类趋利避害之心。而所谓“大公无私”竟是不? 平等的根基。不相信吗?头一回听说是不是?? 道理很简单。“大公无私”要求人们吃亏不吭气。甚至做了冤大头还要陪笑脸。? 而你越不吭气就越吃亏,社会就越发不平等。“天堂”就是这样变成地狱的。? 每个人在一定规则内为自己打小算盘的结果,就是使全社会资源分配达到效用? 极大。就是使社会达到尽可能的公平。利己是利人的前提!? 当前中国房价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今天上午看第一财经的“头脑风暴”节目,本期主题是——房价还能杠多久?在节目嘉宾中,地产公司老总、总监、中介专家之流颇多,谈到房价之未来时,他们有的人自言已有充分准备了,能扛下去;有的人对房价本身闪烁其词,却对调控政策能否坚持,消费者能否熬得住刚性需求,保障房制度的合理性等均表示怀疑,以此间接证明房价的未来“有希望”。??当今中国之房价问题,早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其实质已经是一个政治难题,是现阶段的一个基本民生问题,是一个经济发展模式能否改变的问题。 在政治上,房价问题已然大白于天下,已形成对政府能力一种严重的民意问责:现政府究竟是没能力还是不愿意控制房价?很显然,这个问题有一个两边都不讨好的答案,坚决控制好房价则是现政府别无选择的选择。更何况国际风云变幻诡秘,“独裁”政权纷纷塌台,我国中央政府换届在即,权利角逐暗流涌动。在此背景下,以房价为代表的民生问题必将成为新兴政治力量逼宫的最佳手段。以此观察,近期之房价还有何“改善”之可能?在经济上看,引起房价高起有诸多缘由,譬如:有2008年货币超发刺激过度遗留的问题,有中国经济过渡依赖出口,外汇盈余过大,美元超发导致输入式通涨严重的问题,有新经济发展模式方向不明,企业前途迷茫,经营性投资缺乏动力的问题,有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冲动的问题,有金融与土地权力腐败的问题等综合因素。这些问题,仿佛一个综合病症,令庸医们顾此失彼,无法下手治疗。但是,对于真正的高手,却不是不能治好的!90年代初的中国经济,内忧外患,较之今日,困难数倍,当时的副总理朱镕基顶住巨大的阻力,通过一系列的有效措施逐步将其化解,成功实现“软着陆”。正是朱镕基的财经改革,奠定了中国经济2000年以来的一次大飞跃。又说回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