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撤侨行动提升国家形象.doc
撤侨行动提升国家形象
本次撤侨行动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可谓是一次很好的对外公关行动,展示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国风范,彰显了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形象
利比亚内乱发生不久,中国政府积极应对,多部门联合组成撤离工作组,通过“海陆空”三种渠道实施大规模的撤侨行动。2月26日至3月5日,在一周时间里,共撤侨35860人。中国政府及时高效、多部门协调一致、创新立体地组织实施了利比亚撤侨行动,使这次对海外华人实施救助的外交事件成为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国政府最成功、最大规模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的行动。此次撤侨行动的圆满和成功,其意义已经远不单是国家对国民的救援,而成为中国实力增强的证明,是国家形象的一次良好展示。
中国政府行动迅速
2月18日,外交部接到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的紧急报告,一家驻利比亚的中资企业遭袭。2月19日,外交部官方网站首先发出了针对利比亚危险形势的旅游预警。随后,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要求有关方面迅即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保障我驻利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国务院决定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协调组织我驻利人员撤离及有关安全保障工作。2月22日,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紧急召开应急指挥部全体会议,决定立即启动国家涉外突发事件I级响应。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负责协调整个撤离行动。
外交部领事司请驻利比亚及周边国家使馆同时行动,提前打通撤离的陆路、海路和航空道路,并租用邮轮、客机、大巴,设立目的地国的安置点。由外交部、商务部、国资委、公安部和国防部等多部门工作人员紧急组成的3个工作小组,陆续飞赴利比亚。中国海军的“徐州号”护卫舰从亚丁湾海域航行2000多海里驰援地中海地区,保护撤离中国公民的邮轮。中远、中海运集团的5艘货轮,执行部分人员的撤离。北京时间3月2日23时10分,最后一架军机搭载200余名撤离人员从塞卜哈起飞,撤侨行动至此结束。
在此次撤侨行动中,中国政府不惜代价,动用了大手笔:第一次大规模用民航飞机,第一次雇用他国邮轮,第一次发明设计紧急旅行证件,第一次用摆渡方式等。据介绍,被撤出来的大部分中国公民主要在利比亚石油、建筑、铁路、电信等行业工作。与埃及撤侨形势不同的是,在利比亚工作和生活的中国人数量众多,撤侨行动难度大。
舆论充分肯定撤侨行动
在中国政府撤侨行动中,媒体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无论中文媒体,还是英文媒体,将中国政府撤侨全过程鲜活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本次撤侨行动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可谓是一次很好的对外公关行动,展示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国风范,彰显了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形象。 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极为详尽地报道了撤侨的全过程。从希腊籍客轮“奥林匹克冠军号”、“希腊精神号”,到卡塔尔航空公司的航班;从撤侨人员的情绪到国内家属的反映;从希腊克里特岛、马耳他租用豪华客轮,到从埃及和突尼斯租用近百辆巴士;从调遣客机直飞的黎波里,到派护卫舰火速奔赴目的地护航,立体、全方面地将撤侨的整个过程展现在民众面前。
中国的英文媒体高度关注这次撤侨行动。《中国日报》评价,“中国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为如此大规模的撤侨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环球时报》英文版报道,“这次撤侨行动展示了中国危机处理能力较之前提高很多”,“中国越强大,承担的责任也越大”,中国应该“加速海军建设,加快航空母舰的发展”,去捍卫“大国、强国的身份”。
法国《欧洲时报》的评论说,中国这次撤离行动不仅表现出一个强大国家对其海外公民保护能力的提升、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增强,以及应急机制的日益完善,也体现出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美国《华尔街日报》从“执政为民”的角度作了解读。该报指出,中国官方高度重视在利比亚的民众通过网络向政府发出的求助消息,并及时进行回应,充分体现了其“执政为民”理念。英国《经济学家》网站的评论认为,在撤离行动中动用军舰,反映出中国军队日趋重视保护中国公民海外的合法权益。有美国媒体甚至反省说,从撤离行动来看,中国比美国表现得更像一个“超级大国”。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网站刊文称,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救援中国公民行动,动用了一艘在亚丁湾参与反海盗行动的护卫舰,还派出了4架军用运输机。这些标志着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新启航。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利比亚撤离行动标志着一个意义深远的变迁,中国有能力保护其远离祖国的公民,同时也表明中国有能力采取全球行动。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庆安认为,这次大规模撤离行动是一个“鲜活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去年8月,智利政府倾力投入矿工救援一事,一度成为智利最好的“国家形象宣传片”。而这次利比亚危机折射出中国的新形象。中国政府在利比亚撤离本国公民的行动,充分展示了“国家温情”的一面,展示了危机处理中“以人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