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潮商:中国的山姆.沃尔顿.doc
新潮商:中国的山姆.沃尔顿
谁是“中国的犹太人”?
很久很久以前,海内外流传这样一句民谣:“哪里有潮水,哪里就有潮州人。”
上海话说一个人精明,叫“门槛精”;如果形容一个人是精上加精的“人精”,则叫做“潮州门槛”。为什么?因为自上海开埠以来,潮州商帮就云集上海滩,垄断白糖、染料、烟丝市场(即所谓“潮白”、“潮蓝”、“潮黄”),潮商之精明能干,连精明的上海人也自叹弗如。
而在海外,香港《资本家》杂志曾在1995年发布一份“全球华人富豪榜”,个人资产1亿美元以上的上榜华人富豪有368人。以祖籍划分,包括李嘉诚、林伯欣、谢国民等潮商共有60位,他们的总财富为820.5亿美元,占全球华人富豪总财富的四分之一,实力最强。有关资料表明,在世界各地的5000万华人中,潮州人多达1500万,占30%!他们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香港潮州商会在1981年发起首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以来,目前已陆续在泰国、马来西亚、法国、美国、越南、北京、新加坡、澳门地举行了13届,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世界五大洲的70多个潮人社团。
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潮州人走南闯北、漂洋过海,发展成为最强大的华商势力,所以潮州人曾被誉为“中国的犹太人”。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2003年第12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讲话说:“在印度支那,潮州人垄断了湄南和湄公河的大米生意。直到今天,许多泰国商家和政要还是潮州人。最近,我和拥有闻名泰国的象标啤酒品牌的酿酒商Charoen Sirivadhanabhakdi先生见了面。他姓苏,是潮州人。当时,他跟随泰国副总理Somkid jatusripitak博士来新加坡访问。Somkid博士本身也是潮州人。泰国还有许多内阁成员也是潮州人。曾经有人说过,在曼谷召开内阁会议时,几乎可以用潮州话进行。”
但是,岁月悠悠,潮起潮落。于不知不觉中,“中国的犹太人”这个称号让给了温州人。有一种说法:“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没有市场,哪里就会出现温州人。”统计表明:温州总人口700万,有200多万人分布在海内外。160多万温州人遍布大江南北,创办的企业有3万多家,个体工商户37万户,销售总额达3000多亿元;在海外,有40多万温州人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另外,目前持有因私护照的温州人有近19万人,每40个市民中就有一个人怀揣护照。他们去美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也去危地马拉、瓦努阿图、布基纳法索等很少听说过的地方,甚至在东蒂汶、巴格达以及耶路撒冷的街头,也可能会遇到温州人。2003年10月,温州发起首届“世界温州人大会”,颇有“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的架势。
不过,正当潮州人失落“中国的犹太人”称号的时候,“中国瓷都”、“中国首富”等概念,又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了潮商的力量。
“中国瓷都”在潮州
中国外贸史是从瓷器开始的,所以,“CHINA”(中国)的原意即为“瓷器”。据考证,“CHINA” 的英文发音是来源于景德镇的古名“昌南”。
景德镇一直是海内外公认的“中国瓷都”,但是,去年4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却将“中国瓷都”称号授予了潮州。
景德镇当然不服气,一些民间陶瓷协会在去年7月初成立了一个由6名律师组成的志愿律师团,要状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要求“收复”景德镇“中国瓷都”名誉。
据报道,潮州陶瓷2003年的销售额为116.8亿元,出口额6.43亿美元,陶瓷企业1万多家;而景德镇陶瓷2003年的销售额仅10亿元左右,出口额约1000万美元,陶瓷企业数量只有2400家。中国轻工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的专家考核组,实地考察了潮州市的陶瓷历史文物、瓷土资源和当前全市陶瓷生产的规模、门类、品种、技术水平、档次、出口量等各方面情况,考察了一大批龙头骨干企业,认为潮州市的陶瓷行业符合授予“中国瓷都”称号的有关要求。
“中国瓷都”评选活动的评委、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工作人员黄芯红说:“我搞了快20年的陶瓷,原来我以为中国的陶瓷不会有什么突破了,但是在潮州考察的那几天里,我每天都处于兴奋的状态中,可以说,在潮州,我看到了中国陶瓷业的希望。我在业内一直提倡但未能实现的陶瓷产业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在潮州实现了。”
毫无疑问,景德镇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宋真宗就以自己的年号将昌南镇改名为景德镇,并在此设官窑烧御瓷,逐步形成了全世界烧造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精湛的官办瓷厂和民间窑厂。不过,潮州也不仅仅是以产量、规模获得“中国瓷都”称号的,潮州陶瓷有文献记录的历史也有900多年,有实物的历史更长达1500年。潮州古有“陶瓷换高丽(参)”的俗语,笔架山宋窑前后连亘达两公里,有“百窑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