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次全切除术70例的临床分析.docVIP

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次全切除术70例的临床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次全切除术70例的临床分析.doc

  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次全切除术70例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可行性。 方法 :回顾 分析 子宫肌瘤70例行腹腔镜辅助下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70例均于镜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30min,出血量约90ml。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手术时间短,子宫峡部残端及盆底腹膜缝合效果好,具备腹腔镜微创及传统手术缝合严密的双重优点。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阴道式;腹腔镜;病例报告   Laparoscopy assisted transvaginal subtotal hysterey:a report of 70 cases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laparoscopy assisted transvaginal subtotal hysterectomy.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70 cases of laparoscopy assisted transvaginal subtotal hysterectomy ed successfully in a mean time of 130 minutes,and ean blood loss of 90ml.Conclusions:Laparoscopy assisted transvaginal subtotal hysterectomy has the advantages of minimal invasion and firm stitching up the uterus isthmus stump and pelvic peritoneum.   【Key y,vaginal;Laparoscopy;Case report 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在育龄妇女可达20%~40%[1]。对肌瘤数量多、年龄偏低且无生育要求的妇女常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此手术常规需开腹施术,近年来各种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式已用于临床实践,术式有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parosecpy assisc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TLH)、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2],我们设计了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次全切除术,不开腹,粘连少,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便于掌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子宫肌瘤患者70例,32~48岁,平均45.7岁。浆膜下肌瘤45例,壁间肌瘤25例;肌瘤数1~3个;肌瘤<4cm 47例,≥4cm 23例,其中最大直径12cm;前壁肌瘤39例,宫底部位18例,后壁肌瘤13例;术前均经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明确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及数量,术前常规做宫颈涂片,行细胞学检查,不规则阴道流血者行诊断性刮宫,以排除子宫恶性肿瘤。   1.2 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于脐轮上方作约1cm纵切口,形成气腹,患者取头低臀高位,置入腹腔镜,观察肌瘤的大小及位置,下腹部两侧相应于髂前上棘内侧3cm处为第2、3穿刺点,置入5mmTrocar,分离网膜及肠管后,暴露盆腔。由助手用无创伤抓钳钳夹左侧圆韧带,向右上方牵拉,术者用双极电凝在距子宫1.5cm处电凝至组织发白后,剪断圆韧带。继而在宫角外侧电凝切断输卵管,及其下方的卵巢固有韧带,对侧同法操作。在两圆韧带断端之间膀胱子宫腹膜返折处,助手提起返折腹膜,由术者持剪刀边电凝边剪开腹膜返折,下推膀胱1.5cm,显露子宫峡部。助手向右侧牵拉子宫,由术者剪开左侧阔韧带后叶至子宫峡部。暴露宫旁血管,电凝后,钛夹阻断子宫动静脉,近端1枚,远端2枚,剪刀剪断子宫血管。助手用抓钳夹持子宫向上牵拉,术者持单极电凝钩在宫旁血管断端以上水平锥形环切子宫峡部,切下子宫,暂放于盆底处,腹腔镜操作结束。消毒阴道后,切开后弯窿,用艾力斯钳夹宫颈残端外翻至后穹窿切口处,直视下用10薇荞线间断缝合宫颈残端,再由后穹窿切口处取出切除的宫体。如瘤体较大可使用子宫肌瘤碎瘤器缩小体积后取出,用4号丝线缝合盆底腹膜,2―0薇荞线缝合后穹窿处阴道壁。腹腔充气,冲洗盆腔,检查无出血手术结束。   2 结果   本组70例中除5例盆腔粘连严重无法分离、中转开腹外,余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时间90~170min。出血量60~240ml,平均90ml。术后无需镇痛,于次日晨进半流质饮食,下床活动,平均住院4.5d。1周后恢复正常生活,无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3.1 腹腔镜辅助下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优点 子宫次全切除术保留了正常的宫颈组织,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