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荔枝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doc

  荔枝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作者:卢汝梅 潘丽娜 朱小勇 钟振国 【摘要】   目的分析荔枝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荔枝草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从荔枝草挥发油中分离出103个离子峰,鉴定其中42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2.65%。结论荔枝草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是β-桉叶醇,γ-桉叶醇,(-)-去氢白菖蒲烯 , 沉香螺醇,β -杜松烯 ,为荔枝草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 科学 依据。 【关键词】 荔枝草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essential oils from Salvia plebEia R.Br. MethodsThe essential oils distillation ,and then the constituents 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essential oils from S. plebEIa are β-Eudesmol,γ-Eudesmol,(-)-Calamenene , Agarospirol,β -Cadinene.   Key ical constituents; GC-MS   中药荔枝草是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荔枝草Salvia plebeia R.Br. 的地上部分,荔枝草又称过冬青、天明精、凤眼草、 雪见草等,广泛分布于我国华东、中南、西南地区。荔枝草味苦、辛,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淤、利水消肿之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肺热咳嗽,咯血,吐血,尿血,崩漏,痔疮出血,肾炎水肿,跌打损伤,水肿腹胀,痈疮湿疹;临床用于 治疗 急性扁桃体炎、慢性支气管炎、阴道炎、宫颈糜烂[1,2],其复方还可用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等[3]。近年来,医药科学工作者对其药理作用、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荔枝草具有抑菌[4]、止咳平喘[5]、祛痰及抗组胺[6]、抗肝损等药理作用[7],其主要化学成分有高车前苷及其苷元、泽兰黄酮、假荆芥属苷、咖啡酸、木香醌酸、半齿泽兰素等[8,9]。另据报道荔枝草提取物对动植物油脂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10,11],因此荔枝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荔枝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实验拟提取荔枝草挥发油,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测定,并结合 计算 机检索技术进行结构鉴定。    1 仪器与材料   美国Agilent5973N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荔枝草采自广西崇左市,经广西中医学院药学院刘寿养副教授鉴定为Salvia plebeia R.Br.。 无水乙醚、无水硫酸钠(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挥发油的提取荔枝草地上部分晾干后剪碎,称取50 g,用挥发油提取器按常规方法水蒸气蒸馏提取至挥发油量不再增加。用无水乙醚萃取,取乙醚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挥去乙醚,得到有特殊香味的黄色油状液体,得率为0.19%。   2.2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条件   2.2.1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HP-5MS毛细管柱(30 m×0.25 μm,0.25 μm);进样量0.5 μl;载气为氦气,流速1.0 ml/min;柱初温70℃,保持3 min,以 5.5℃/min速率升温至180℃,保持4 min,再以 8℃/min速率升温至280℃, 保持2 min 。分流比10∶1;倍增器电压1 294 v;接口温度280℃。   2.2.2 质谱条件电离方式EI; 电子 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30℃;扫描质量范围:40~550 amu。   2.3 化学成分分析样品不经处理直接进样,按上述测定条件进行GC-MS分析鉴定,所得色谱和质谱信息经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进行自动检索和人工检索、对照和解析,鉴定荔枝草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从中共分离出103个离子峰,鉴定其中42个化合物,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已鉴定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2.65%。结果见表1。   表1 荔枝草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略)    3 讨论   由表1分析可知,荔枝草挥发油中化学成分以萜类化合物为主,特别是倍半萜烯及其含氧衍生物,主要化学成分是β-桉叶醇(22.55%),γ-桉叶醇(10.91%),(-)-去氢白菖蒲烯(7.40%) , 沉香螺醇(5.41%),β -杜松烯(4.78%) 。唇形科的许多植物都含有丰富的挥发油,而且其中的化学成分特别是萜类化合物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因此荔枝草挥发油的药理作用也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这些研究必将为荔枝草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 科学 依据。 【 参考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