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夏牧业经济若干要素的考察与分析.doc
西夏牧业经济若干要素的考察与分析
摘要:本文结合西夏时期干旱、寒冷的气候,草原、荒漠的植被,对其牧业 经济 若干要素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察。兹认为农牧并存以牧为主是其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且畜牧业因一向在夏国经济中占重要地位而倍受其统治者的重视。然而这种 自然 规定和人类选择的统一性,愈来愈受到严重的挑战和破坏,井有愈演愈烈之势。籍此,作者在 研究 西夏牧业经济若干要素基础之上,对这种原因作了进一步的 分析 与探讨。
关键词:西夏;牧业经济
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fSeveralEssentialFactors
ofAnimalHusbandryEconomyine
Abstract:Consideringthedrycoldclimateandpasturedesertvegetationine,thepaperdealsalhusbandryeconomy. The aintainsthattheanimalhusbandryandagriculturncoexistsinitsmodesofproductionandlife,simultaneously,theformerplaysadominantrnle.Furthermore,theanimalhusbandryisofgreatimportancetoe.Asaresult,therulersattachedimportancetoit. Hoonybetanchoicehasbeenchallenginganddestroyingthee;animalhusbandryeconomy
畜牧业,作为西夏王朝的主导型经济,在其生产和生活中一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备受其统治者的重视。后人对这方面的研究亦较多,然而以往的研究对西夏的牧区分布、牧区面积、牲畜的结构比例、载畜量、牧区人口等构成其牧业经济的若干要素的考察与分析却甚少。本文试以此为题作进一步讨论。
一、牧区分布
历史 时期,我国的气候曾多次寒冷干湿交替,西夏时正值气候变为干冷,其疆域的绝大部分地区多草原、荒漠。这种自然景观大致以贺兰山为界,贺兰山以东属干草原和荒漠草原,以西屑荒漠和荒漠草原。各种资料表明,这种植被景观已于今天相仿佛。依此,我们将西夏的牧区划分为河西牧区、阿拉善牧区、兴灵牧区与鄂尔多斯牧区。
1.河西牧区
即河西走廊,指夹在“南山”(祁连山)与“北山”(龙首山、合黎山、马鬃)之间的狭长地带。东起乌鞘岭,西抵玉门关,东西长1300公里,南北宽数公里和数十公里不等。本区海拔1000—1500米,沙碛、戈壁、低山间有绿洲分布。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有名的牧区。《史记》载:“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东西二百余里,南北百余里,有松柏五木,水草丰美,冬温夏凉,宜畜牧。”①唐代以降,特别是安史之乱之后,河西的植被遭到较大的破坏,但基本状况良好。这可能与唐代时气候温暖湿润有关。宋皇祐元年(1049年)辽兴宗率军伐夏,北路军突人西夏的右厢地区,“至西凉府(今甘肃武威),获羊百万,囊驼二十万,牛五百。”②西凉府西北部之甘州“通西域,扼西矍,水草丰美,畜牧孳息”。“焉支山,东西百余里,南北二十里,水草茂美,宜畜牧。”③
走廊西部的瓜、沙地区亦宜畜牧。《西夏书事》曰:“瓜、沙(今甘肃敦煌、安西一带)诸州素鲜耕稼,素以畜牧为主”。④
因得到来自祁连山丰富冰雪融水的滋润,夹在其北麓与阿拉善牧区间的河西走廊,不但是西夏重要的牧区,而且亦是其绿洲农业较为集中的区域。《史记》载:“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⑤西夏时,在此开沟挖渠,实行农业灌溉。⑥从今天的水系流域来看,自东徂西,当为石羊河水系的武威一一民勤绿洲、黑河(弱水)水系的酒泉一一张掖一一额济纳绿洲及疏勒河水系的敦煌一一安西绿洲。河西绿洲农业的数量、规模恐怕不大,“甘、凉之间,则以诸河为溉,得汉人若脆怯无他技者,送河外耕作。”⑦
2.阿拉善牧区
位于河西走廊“北山”以北,玉门关以东,今中蒙边境线以南,贺兰山以西的广大区域,其间地势比较乎缓,大部分海拔在1000—1400米之间,流沙、戈壁广泛交错,著名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分布其中。
据古 二、牧区面积
西夏时期,气候较现在寒冷,植被较现在稠密,但与今天相比,已差别不大。同时在其 经济 构成中,以党项族为主体的游牧民族及其所从事的畜牧业占据着较大的比例,而以汉族为主体的农耕民族与其所从事的农业占比例较小。因此,我们在估算西夏牧区的面积时,采用不是今天草原的可利用面积,而是该草原的总面积。
西夏时四大牧区的面积分别是:1.7206×108亩、301098×108亩、0.3240×108亩、1.8788×10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