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鲁人版语文选修第八课“施润泽滩阙遇友”课件1
作为黄埭镇新巷村冯埂上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民俗文学泰斗冯梦龙,一生整理、编撰、创作、出版了近3000万字的各类文学作品,创造了历代文人的文字遗留之最。他的《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三言”,更是世人皆知的名著。 这几年,黄埭镇结合地方志修编,搜集关于冯梦龙的民间传说故事,编写了超过10万字的《冯梦龙传说故事集》;新巷村结合新农村建设,在配合搜集整理冯梦龙故事的同时,规划冯梦龙纪念馆和配套文化设施。 新巷村既是冯梦龙的故里,又是冯梦龙文化遗产的发祥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俗文学研究中心把新巷村列为“冯梦龙研究基地”,复旦大学艺术人类与民间文学研究中心把新巷村辟为“教育实践与冯梦龙研究基地”,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也把新巷村列为“冯梦龙故里采风基地”。 ●随堂练笔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做诗不过情景二端”。试分析本诗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 中小学课件 第8课 施润泽滩阙遇友 课堂互动探究 写作素材积累 第8课 基础自主学案 知能优化演练 诗海探珠 诗海探珠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 【赏析】 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前二句讲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诗人以想象之笔,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多半黯然情伤,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幅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是因为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是因为趋归意同。 静景与动景结合巧妙。诗的一、三、四句,写的是静景,二句写的是动景。动、静互相衬托,互相映辉。古寺、斜阳、青山等静物一经渲染,令读者对钟声这一动景印象犹深,仿佛耳旁久久地萦绕着那悠扬的响声;反之钟声从远处传来,更显出郊野的宁静肃穆,而此时,诗中人物的离情别绪更强烈了。 【思考】 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这首诗动静结合的特点。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基础自主学案 稠 凋 绸 骇 咳 核 宵 霄 跌 迭 肆 肄 阙 阕 三、词语辨析 (1)妨碍·妨害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 妨害:有害于。 例:①大声说话_____别人学习。 ②雨水过多,会______大豆生长。 妨碍 妨害 (2)逐步·逐渐 逐步:一步一步地。 逐渐:渐渐。 例:①天色______暗了下来。 ②任务明确以后,工作______开展起来了。 四、词语释义 (1)见利忘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差鬼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管三七廿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逐渐 逐步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好像有鬼神在支使着一样,不自觉地做了原先没想到要做的事。 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五、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内容见第7课文学常识部分。 2.写作背景 《施润泽滩阙遇友》是“三言”中最具明代中叶时代特征的作品。明代嘉靖到万历年间,我国江南特别是长江三角洲一带,出现了封建经济相当繁荣的景象: 许多新兴城镇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以丝织业为主的手工业生产飞速发展。本文相当具体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城镇的繁荣状况以及手工业者的思想、感情、愿望,也从小说情节结局透露出资本主义萌芽的信息。本文是“三言”中唯一从经济领域描写手工业者的作品。 六、整体预知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探究] 1.如何看待文中施复的经历? 【点拨】 施复的一生由多个巧合构成,自己的一次经过激烈思想斗争后做出的善举,为他带来一连串的好运,这些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时代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绩效考核优化研究.pdf VIP
- 2025年及未来5年CL钻石项目市场数据调查、监测研究报告.docx
- 布洛赫乌托邦精神.ppt VIP
- 隧道工程模块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docx VIP
- 烟花爆竹仓库事故风险评估及应急资源调查报告.doc VIP
- 青藏高原及周边高山地区的植物繁殖生态学研究进展.pdf VIP
- 普通地质学_南京大学中国大学mooc章节课后测试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4年.docx VIP
- 华测 HCE600手簿说明书.pdf VIP
-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体育与健康 1-1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 课件 (二).ppt VIP
- 第六章矫治器及其矫治技术简介.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