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港:一个关于垄断创造的效率的故事
香港:一个关于垄断创造效率的故事
内容 摘要:香港有全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同时也拥有全世界最自由的体制,在这种极端自由放任政策下,香港集装箱码头是怎样的 发展 情况?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港口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高度的自由放任政策和特殊的 历史 对香港集装箱码头的发展有何种 影响 ?本文在深入实地考察、访问和广泛 参考 各种政府报告及媒体观点的基础上,对这些 问题 给出自己崭新的答案。
关键词:自由放任、政府干预、垄断
一、背景介绍
香港位于亚洲中心和繁盛的南 中国 珠江三角洲要津,地理位置优越,一个半世纪以来,一直是区内通商的门户,也是连接东西方贸易的桥梁。香港凭着水深港阔兼有天然屏障的优势,由宁静的渔村,发展成为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及国际航运中心。多年来,香港的港口和航运业均以效率高而且专业著称,因而赢得“全能港”及“全能航运中心”的美誉。
香港港口已经有160年以上的历史,而成为集装箱港也超过了30年,港口一直是香港繁荣和 经济 发展的重要因素。香港也是全球供应链上的主要枢纽港,现有约80家国际航运公司,每周提供集装箱船运约400班次,往返全球500多个目的地。航运服务范围还遍及内地个大海港,同时提供广泛的内河航运服务,涵盖珠江三角洲大大小小的内河港口。
尽管2001年世界经济不景气,香港仍然保持了全球最繁忙集装箱港的地位,集装箱总吞吐量达1780万个标准箱,较2000年下降约1个百分点。
二、垄断还是竞争?
不包括即将投入使用的9号集装箱码头,香港至今(2002-08)一共有8个集装箱码头,18个泊位,全部集中在香港西端的葵涌,统称葵涌集装箱码头,在2004年9号码头全部建成之后将拥有大约2000万标准集装箱/年的处理能力。另外还有一些集装箱是通过中流作业方式(所谓中流作业,在全球众多大集装箱港口中仅香港可见:双方货船无须停靠陆地码头,而是依靠专门的作业船只,在近海直接转移货物。因为节省了昂贵的码头费用,所以处理费用比较便宜,但是相对码头正规、专业的处理方式,中流作业效率比较低,且不能处理大型船只,适合散货和中小船只。)和内河方式处理的,以2001年为例,香港全年共处理1782.6万个标准集装箱容量,其中:353.1万标准集装箱来自内河,301.1万标准集装箱来自中流和其他码头,其余1128.5万标准集装箱均由葵涌码头处理;葵涌、内河、中流及其他分别占有63.3%、19.8%、16.9%。由于内河运输的特殊性(主要处理来自珠江的内河集装箱船),它一般不和以处理国际转口集装箱为主的葵涌有竞争关系;而中流作业,由于具有不同的价格——服务组合,仅有一部分市场与葵涌重叠,同时如下图所示,近年来中流在全部集装箱处理业中所占比例的逐渐下降;所以出于篇幅考虑本文不 研究 来自中流的竞争压力,这对全文结论不会有实质影响。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中流作业由于市场进入难度相对较小,香港一共有几十家中流作业服务商,而且没有一家的规模足够大到可以垄断市场,竞争是比较充分的。
所以,本文不考虑葵涌之外的香港本地竞争。进一步的,葵涌码头内部的格局则不那么简单。
葵涌一共有18个集装箱船泊位,4个码头经营商,他们的势力对比情况如下表:
MTLCSXHITCOSCO-HIT总计
泊位数5110218
总面积(公顷)78.191689
岸吊及龙门吊总数(台)1011216141248
露天堆放容量(标准箱)55865108728000024000170737
很明显,隶属于李嘉诚和记黄埔港口集团旗下的HIT(HongkongInternationalTerminals)一家独大,拥有2/3的泊位,其他硬件设施也占尽优势;其次是勉强可以与之竞争的MTL(ModernTerminalsLimited);剩下的COSCO-HIT(中远-国际货柜码头香港有限公司)和CSX(CSXWorldTerminalsHongKongLimited)所占份额极小,而且COSCO-HIT中还有HIT的股份,HIT在自己的主页(.hk/facilities/layout.html)上,甚至不加区分的把COSCO-HIT的2个泊位当作自己的泊位加以介绍和推广。
表面看来,4个竞争者瓜分8个码头,好像很有竞争的样子,最多也只算作垄断竞争。正如香港集装箱码头商会有限公司李鸿锵执行总干事在接受我们采访时申辩的:“香港的集装箱处理业当然没有垄断,码头商只有一家么——不是的,客户是可以有选择的,HIT不好
可以选MTL,都不好还可以选其它两个,如果四个你都不满意还可以选中流作业啊……”泊位的多少是判断码头经营商市场占有份额的主要依据,从上面的 分析 可以发现:香港集装箱处理业其实很明显的存在着两大寡头: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