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临川区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临川区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阁易》的思维方式是由具体到抽象,崇尚观物取象,立象取意。
B.从中医和中国古代科技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借助卦象具象地直观地反映客观对象的运动、联系并推断天地人物之间变化的思想方式。
C.“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的命题,同样表明了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中国思维特点。
D.道家认为,“玄览”、心斋”、“坐忘”都是为引发直觉思维,从而摆脱欲望、烦恼的困扰,保持心境的平和、宁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哲学认为,对于宇宙本体,不能依靠理性思维,只能靠直觉、顿悟加以把握。
B.老庄都主张在高度精神修养的前提下,涤荡心灵,深入静观,达到物我两忘的思维状态。
C.《周易》体现的中国思维,完成摒弃了语言形式,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
D禅宗顿悟成佛的过程,是直心而行,关注内心的体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人可替代的过程。
3.下列诗句与文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解读相近的一项是(???)
A.“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B.“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C.“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D.“烟消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4.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倚:灾祸
B.惟恬安无事是望也????????????是:提宾标志,不译
C.非特负足下也????????????????特:特意
D.其实出矣????????????????????其实:那(你的)真实情况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
B.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
C.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
D.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名为书信,实际是一篇议论文。作者通过奇物的构思,表达了严肃的社会问题,在幽默的笔调中寄寓着很深的感慨。
B.柳宗元引用颜回、曾参的事例,目的是要鼓励朋友学习先人的安平乐道,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志趣。
C.柳宗元祝贺的其实并不是王参元家失火,而是祝贺王参元可以因失火而得以施展才华,他的“贺”就是“吊”,是对王参元的宽慰和祝福。
D.在这封书信中,柳宗元祝贺王参元家失火,看似违背常情,实则愤世嫉俗,鞭挞了那些在朝的卿士,挞伐了那些谗言伤人的小人,揭示了制度扼杀人才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5分)
(2)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8.这首诗的诗眼是首联中的哪个字?全诗围绕诗眼写了哪些内容?(5分)
9.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两种,并简要说明。(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莫言似乎特别钟情于故土上那片红高梁,在本文中,我们又看到了那片红高粱,它们依然是那样神秘,沉寂中充满着躁动。
B.作者走夜路见了鬼,见了鬼还不知道,他为碰到好鬼三大爷而庆幸,于是他在文中称赞鬼神,说他和蔼可亲,以致谢意。
C.作者儿时听说过的鬼故事让人听后牙齿打战,一身冷汗,而“奇遇”将这种恐惧心理推向极端,让作者改变了原来的看法,认为鬼不可怕。
D.作者在第二段中写从庄稼地里传来的蝈蝈的叫声,是为了以动衬静,突出当时环境的阴森沉寂,也影射当时社会环境的恶劣。为下文写“鬼故事”和“奇遇”作铺垫。
E.人鬼之间,孰善孰恶,孰亲孰疏,并无定规。为人者,心怀鬼胎,其害甚于鬼;为鬼者,与人为善,死不赖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铅山致远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二4月月考(第五次)语文试题.doc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二4月月考(第五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二5月月考(第六次)语文试题.doc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临川区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临川区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doc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解析版).doc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doc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一中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十三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一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