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学论文写作绪论
绪论
故家乔木,文献系焉。藏书楼与藏书家在我国学术史和文化史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其所庋藏的文献嘉惠学林,泽被后世,同时也对文献的流布与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珍惜古代藏书家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则需要对其学术史价值和文化史意义进行深入探讨。就现实来讲,绝大多数明清时期的藏书楼业已阁毁书散,惟宁波范氏天一阁历经四百馀年岿然独存,足称藏书家之巨擘。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天一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选取天一阁藏明代文献为研究对象,重点便是为了突出其学术史和文化史上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 天一阁及其藏书研究小史
天一阁至今已有四百馀年的历史,天一阁及其藏书的研究也经历了近四百年的时间,大致可以分为明末至清前期、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和1949年至今三个阶段:
一、明末至清前期:“历年二百书无恙,天下储藏独此家”①[235]页235]页本文研究天一阁藏书,以天一阁藏明代文献为切入点。明代文献,明人撰著或编辑的明刻本和明抄本,包括明代以前人撰著或编辑的明刻本和明抄本。凝聚着更多当人的创造性成果,更能体现天一阁藏书的价值。据笔者统计,天一阁进呈书640种,其中明代文献413种;阮元《天一阁书目》著录天一阁藏书3658种,其中明代文献2351种;刘喜海《天一阁见存书目》著录天一阁藏书2288种,其中明代文献1425种;薛福成《天一阁见存书目》著录天一阁藏书2209种,其中明代文献1544种。总的来看,明代文献占天一阁藏书的六七成,是天一阁藏书的主体。从四部分类的标准来看,天一阁藏明代文献中,史部文献最多,集部次之,经部最少。史部中,以诏令奏议类、地理类(包括地方志)、传记类(包括)、政书类文献居多,集部的别集类和总集类文献数量庞大,子部的医家类、杂家类、小说家类、道家类文献也有不少。
① [清]全祖望:《久不登天一阁偶过有感》。
① 详参本文附录一:全祖望集中所见天一阁藏书研究资料辑录。
② 1881年宁波知府宗源瀚题联,1980年沙孟海重书。
① 参季嵚:《评天一阁藏书考》,《浙江省立图书馆馆刊》1933年第二卷第一期。
② 1962年郭沫若题天一阁诗。
① 载虞浩旭主编:《天一阁论丛》。
② 载徐良雄主编:《中国藏书文化研究》。
③ 载《天一阁文丛》第一辑。
④ 载《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4年第4期。
⑤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版。
⑥ 漓江出版社2004年版。
① 载《巴蜀史志》2002年第2期。
② 载《中医文献杂志》2003年第1期。
③ 载虞浩旭主编:《天一阁论丛》。
④ 载《浙江学刊》199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1998年第3期转载。
⑤ 载天一阁博物馆编:《天一阁文丛》第一辑。
⑥ 载《天一阁文丛》第四辑。
⑦ 相关论文有:戴建国《天一阁藏明抄本官品令考》、《唐开元二十五年令·田令研究》,宋家钰《明抄本天圣田令及后附开元田令的校录与复原》、《天圣令:中国古代法典的“世纪性发现”——写在天一阁藏明抄本天圣令校证出版之后》、《明抄本北宋天圣令(附唐开元令)的重要学术价值》,黄正建《佚失千年 重见天日——北宋天圣令的发现整理及其重要价值》、《关于天一阁藏宋天圣令整理的若干问题》,虞浩旭《天一阁藏明抄本官品令与中日律令制度》,袁慧《天一阁藏明抄本官品令及其保护》,日本大津透《北宋天圣令的公布出版及其意义——日唐律令比较研究的新阶段》等。
① 万明:《天一阁藏明代政书及其学术价值》,《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第3期。
② 载《图书馆学通讯》1985年第4期。
③ 载《广东图书馆学刊》1989年第3期。
④ 以上二文载虞浩旭主编:《天一阁论丛》。
⑤ 载《清史研究》1999年第3期,《天一阁文丛》第二辑转载。
⑥ 载《图书馆学研究》1992年第2期。
⑦ 载《图书馆研究与工作》1995年第1期。
⑧ 载虞浩旭主编:《天一阁论丛》。
⑨ 载虞浩旭主编:《天一阁论丛》。
⑩ 以上三文见徐良雄主编:《中国藏书文化研究》。
⑾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⑿ 参张树声、郑继丰:《西方学者论天一阁》,《中国图书馆学报》1995年第2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