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浙江省金华、温州、台州三市部分学校高一下学期第十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VIP

2015-2016学年浙江省金华、温州、台州三市部分学校高一下学期第十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浙江省金华、温州、台州三市部分学校高一下学期第十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5-2016学年浙江省金华、温州、台州三市部分学校高一下学期第十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一、语言基础(共19分:单选题每题3分;语言文字运用4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诽谤(bànɡ) 肤浅(fú) 悼念(dào) 卓有成效(zhuō) B.炮烙(páo) 笨拙(zhuō) 笑靥(yè) 纨袴(wán) C.熨帖 (yùn) 吮吸(shǔn) 桎梏(gù) 傩送(nuó) D.付梓(zǐ) 阜盛(fǔ) 恪守(kè) 孱头(càn) 解答语音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平时的积累,要养成注意读准字音的习惯,特别要注意那些多音字和容易被声旁误导读音的字以及报刊上常见但容易人们读错的字。本题考查的字,既有多音字,也有容易读错的字。例如,fū;C项,熨,应读yù;D项,阜,应读fù。所以选B。?A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 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世。此处应用“留传”。B 稀松:有马虎、差劲、不严格、不费劲、平常、普通等意思,此处应用“稀疏”。D反弹琵琶:从反面看问题,和常规事物对着干或突破常规的思维或行为。所以选C。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尽管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曾经为梦想努力奋斗过,哭过,笑过,就已经无怨无悔,我们对于这样的经历来说,本身就是财富。 B.《琅琊榜》根据海晏同名网络小说改编,演出了“麒麟才子”梅长苏才冠绝伦,以病弱之躯拨开重重迷雾,智博奸佞,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的一生。 C.为配合“骏马快递”的业务,威尔斯公司当时发行了一枚专门用于寄快信的邮票。邮票发行于1861年初,面值一美元,票面有“骏马快递”的字样和一位邮递骑手驾驭一匹四蹄飞奔的骏马的图案组成。 D刘慈欣在《三体》中近乎完美地把中国五千年历史与宇宙一百五十亿年现实融合在了一起,挑战了令一代代人困惑的道德律令与自然法则冲突的极限,又以他那超越时代的宏伟叙事和深邃构想,把科幻小说这种逻辑严密而感情丰沛的文学样式,空前地展示在众多普通人面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A项,B项,C项,2分),批评家可以促进作家的创作(2分)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古诗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7.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五亩之宅 B.察邻国之政 C.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D.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8.与“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C.则无望之民多于邻国矣 D.非我也,兵也 9.下面对文意的表述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孟子认为,让百姓按时栽种农桑,畜养牲畜,不随意耽误百姓农时,百姓就能免于饥寒,国君就能够称王天下。 B.孟子认为,如果想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就必须做到粮食与鱼鳖吃不完,材木不能用得尽。 C.对于社会混乱、哀鸿遍野的局面,不加以改变,却归罪于年成不好,这无异于拿刀杀人却归罪于兵器。 D.本段文字从实行王道谈起,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原因、道理和措施。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共8分,每题4分) (1)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答案】 7.D 8.C 9.A 10.(1)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2)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 【解析】 7.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D项的“之”是取独。其它三项中的“之”为助词。所以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8.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式的理解能力。例句与C项均为状语后置句。A项为宾语前置句;B项为省略句,“以”后省略“之”;D项为否定判断句。所以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