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藏评价技术规范
油气藏评价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气藏评价的涵义、任务、程序、内容、方法及应提交的成果。
本标准适用于大庆探区的油气藏评价及其成果管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492 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
SY/T 5367 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SY/T 5615 石油天然气地质编图规范及图式
SY/T 5842 砂岩油田开发方案编制技术要求 开发地质油藏工程部分
SY/T 5970 复杂断块油田开发总体方案设计技术要求
SY/T 6SY/T 6041 石油天然气勘探效益评价方法
SY/T 6098 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SY/T 6109 石油天然气储量报告图表格式
SY/T 6510 稠油油田注蒸汽开发方案设计技术要求
SY/T 6583 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报告编制细则
DZ/T 0217 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
Q/SY 179 石油天然气控制储量计算方法
Q/SY DQ×××× 盆地评价技术规范
Q/SY DQ×××× 区带评价技术规范
Q/SY DQ×××× 圈闭评价技术规范
油气藏评价是从圈闭预探获工业油气流开始,直到探明整个油气田的全过程。它以现代油气藏地质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地震、井筒、试油、试采、分析化验和试验区开发动态等资料,对油气藏的构造、储层岩性、物性、微观特征,以及油气水分布等三维空间形态进行精细描述,查明油气藏类型、驱动类型、产能,完成油气探明(或控制)储量计算,论证油气藏开发的可行性,进行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 描述油气藏特征,揭示油藏内部结构和油气分布状况,建立油气藏静态地质模型。
准确落实油气储量计算参数,计算油气探明(或控制)储量。
研究合理的开发层系和井网、开发技术界限,预测开发指标,编制油气田初步开发方案。
按SY/T 6021规定执行,优选油气藏评价区块,根据需要有选择性地部署必要的三维地震、评价井(开发首钻井)。
建立油气藏静态地质模型,落实油气藏参数。
对油气藏进行经济评价。对具有经济价值的油气藏,计算油气藏探明(或控制)储量,编制油气田开发方案;对于暂不具有经济价值的油气藏,进行油气藏评价总结。
油气藏评价阶段应始终按照本标准所规定的评价内容与方法执行。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化,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油气藏评价应滚动地进行,直到探明整个油气田。
按Q/SY DQ××××、Q/SY DQ××××、Q/SY DQ××××规定执行,加载与所评价油气藏区块相关的盆地、区带、圈闭评价过程及成果资料。
与所评价油气藏区块内已有的研究成果资料。
所评价油气藏区块内的地震、井筒、分析化验、试油试采、试井等资料,以及试验开发区动态资料。
油气藏经济评价所需的财务评价等资料。
根据钻井地层分层和标准(志)层资料,应用进行过环境校正的声波测井曲线,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准确标定地震地质层位。
应用垂直地震测井(VSP)资料,在过井剖面或连井剖面上,对地质任务要求的目的层,以及与标准层相对应的地震波组进行对比,落实地震地质层位。
充分利用经过层位标定的高分辨率二维、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目的层的追踪与解释,并采用相干体、倾角检测、可视化等技术辅助断层解释,落实断裂系统的合理组合 根据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建立速度场,进行时深转换,编制各油气层或油层组顶(底)面1:10000或1:25000构造图,并根据滚动评价获得的新资料,不断修订构造图。
描述构造轴及走向、长度及宽度,以及圈闭闭合面积和闭合高度、构造倾角等。
描述断层的性质、产状、规模、级别和组合关系等。
根据断层形成机理、断层活动时间和油气运移时间关系,以及断层两盘对接岩层物质成分、流体性质和压力分布,结合动态测试等资料综合确定断层的封堵性。
根据断层的平面组合特征和相互切割关系,进行断块区划分和描述。
根据构造描述成果,进行构造(圈闭)发育史分析,落实构造对油气聚集、成藏的控制作用。
在盆地、区带和圈闭不同尺度统一三维网格的基础上,细化油气藏网格单元,建立油气藏构造三维静态模型。
根据录井、测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结合高分辨率地震资料,识别地层超覆、剥蚀、尖灭等层序地层界面,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建立四级或五级(相当于砂层组级)层序格架。
根据评价区内录井、测井等资料,识别目的层段内的标志层,建立油层综合柱状图,应用高频层序基准面旋回分析,确定标志层的稳定性,划分油层组;应用“旋回对比、分级控制”油气层对比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古代的蒙学(小学).ppt
-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ppt
- 三字经打印版.doc
- 第六章__社会行动.ppt
- 家具工艺流程设计.doc
- 三字经打印版(适合儿童背诵).doc
- 方便面制作工艺流程,经典介绍.doc
- 香皂生产工艺流程.doc
- 养老中心章程.doc
- 超星电子图书的检索和利用6.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