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分析人物形象.pdf
学科教育 教育科学 学刊 周
2011年第4期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褚秋虎 (河北省鹿泉市宜安镇中学 050200 )
中学语文教学中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准确分析,是学生领 格特点。
悟作品内涵、正确体验作品情境的主要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 3.从行动描写方面分析
力的有效途径。编入我们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大都是文质兼 动作描写,也可显示人物思想性格。如《范进中举》描写胡
美、内涵丰富,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无论 屠户接过范进给的两锭银子,一边“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
是叙事性散文,还是小说,都离不开人物形象的支撑。那么,如 一边“把拳头舒过来”,假意推辞。这样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
何分析并把握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呢? 他虚伪、贪钱的性格特点。
一、语文教学中人物形象分析的重要性 4.从心理描写方面分析
初中阶段,要求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 人物的心理描写,也可以折射出人物性格。如《最后一
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益的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 课》描写小弗朗士,“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
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 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有好好学习,旷
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
想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解决这一 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
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即从作品中的人物入手。通过生动形象的人物 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
形象分析,归纳人物性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挖掘作品中的 跟它们分手了。”这是即将失去祖国的小弗朗士的内心独
人物美,通过学生的分析、再创造来深入体会作品的主旨,从而 白,当他知道这是“最后一课”之后,内心悔恨万分,懂
提高阅读能力。 得了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感到了它的珍贵。这段心理
二、分析人物形象的原则 描写,表现了他的爱国之情。
(一)联系的原则 5.从细节描写方面分析
典型人物总是生活在特定的典型环境中,他(她)与具体的 描写人物,有时一字即可传神,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
生活环境、广阔的时代环境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有其性格形 《孔乙己》中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在酒客的讥笑声中,“便排
成、发展的过程,故分析人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分析人物形 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活画出孔乙己对酒客的不屑和自
象;人物形象往往又与作者的经历、思想有关,古人所说的“知 己死要面子的性格特征。
人论世”也是这个意思,故分析人物时,有时还有必要与作者的 (二)从作品的环境入手分析人物形象
有关情况相联系。 环境是人物生长的土壤,分析人物首先离不开的是环境。环
(二)辩证的原则 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自然环境描写烘托气氛、表现
唯物辩证法主张事物诸因素的辩证统一,强调一分为二地 人物心情、体现人物性格。社会环境交代人物活动、生活的时代
看问题。典型人物是作者从多侧面、多角度塑造出来的,仪态 背景等。教学中,先让学生把握两种描写,熟记作用,在具体作
万千、风采无限,是立体可感的,是复杂多样的,非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