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布基纳法索要点
布基纳法索?布基纳法索(法语:Burkina Faso)是位于非洲西部沃尔特河上游的内陆国。东邻贝宁、尼日尔,南与科特迪瓦、加纳、多哥交界,西、北与马里接壤。全境大部地区为内陆高原,地势平坦,自北向南徐缓倾斜,平均海拔不到300米;北部接近撒哈拉沙漠,西南部奥罗达拉地区地势较高;纳库鲁峰海拔749米,为全国最高点。主要河流有穆温河、纳康伯河和纳齐农河。在经济上,以农牧立国,占了全国近八成的劳动力。因该国资源匮乏,且地处沙漠边缘,可耕地面积较少,布基纳法索一直是个非常贫困的国家,是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也是周边非洲国家主要的外来劳工输出国。境内唯一的一条铁路由首都瓦加杜古通往科特迪瓦。2014年10月30日,已经执政27年的布基纳法索总统孔波雷打算通过议会修宪延长其任期的计划,引发了该国大规模反政府示威,示威者要求他下台。31日,布基纳法索发布官方声明,该国总统孔波雷已经辞职。11月1日下午,布基纳法索宣布前总统卫队副指挥官伊萨克·齐达为布基纳法索过渡时期国家元首。2014年11月17日,布基纳法索过渡权力机构宣布,已退休外交官米歇尔·卡凡多当选为布基纳法索过渡期总统。折叠首都瓦加杜古(Ouagadougou)是布基纳法索首都和最大城市,卡焦戈省省会。位于国境中部莫西高原上,地势平坦,海拔300多米。人口141万(2010年估计)。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 26至28℃,年降水量890毫米,降水集中于5至9月[10]。地理折叠位置境域布基纳法索的面积约274200平方公里,位于西非内陆,与马里、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和尼日尔为邻,坐标介于北纬9°至15°、东经2°至西经5°之间。折叠气候特征布基纳法索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年降水量介于500~1000毫米,南多北少。折叠地形全境并无沙漠,但西部有广大地区土壤多沙,十分贫瘠。折叠水文布基纳法索境内主要河流有穆温河、纳康伯河和纳齐农河。折叠自然资源布基纳法索资源匮乏,且地处沙漠边缘,可耕地面积较少。国家象征折叠国名布基纳法索 (The Burkina Faso)。折叠国旗布基纳法索国旗启用于1984年8月4日。国旗呈长方形,长宽之比为3:2。由上红下绿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旗面中央有一颗金黄色的五角星。红色象征革命,绿色象征农业、土地和希望;五角星象征革命向导,金黄色象征财富。折叠国徽布基纳法索国徽的现行版本启用于1997年,仿照上沃尔特共和国国徽设计。国徽为盾徽,绘有国旗图案。盾后有两枝交叉的矛,两侧有两只白马守护。上方绶带书以国名。下方绶带书以国家格言“统一、进步、正义”,两侧绘有玉米,上方绘有书本。折叠国歌《Une Seule Nuit》歌词大意:堂堂沃尔特父母之帮,太阳闪耀一片红光,给你穿上金衣裳,你是众心所归的女王。我们要使你更强大、更加美丽,我们永远坚定地效忠于你。我们自豪地跳动的心,赞赏着你的美丽。人口民族布基纳法索全国总人口为1891万(2014年)。共有60多个部族,分为沃尔特和芒戴两个族系。沃尔特族系约占全国人口的70%,主要有莫西族、古隆西族、古尔芒则族、博博族和洛比族。芒戴族系约占全国人口的28%,主要有萨莫族、马尔卡族、布桑塞族、塞努福族和迪乌拉族。在北部地区还有一些从事游牧业的颇尔人和经商的豪萨人。历史沿革布基纳法索为西非文明古国,境内约有60个不同部落,摩西族(Mossi)为该国内主要种族,原名上沃尔特,1984年改为“布基纳法索”,意思是“正人君子之国”,结合当地主要语言摩西语的burkina(意为“正人君子”)和班巴拉语的faso(意为“国家”)古代1896年时法国人来到上沃尔特地区并声称此地为法国属地,但长久以来统治该地的摩西人顽强反抗,直到1919年时首都瓦加杜古沦陷,一些原属科特迪瓦北方的省分被并入新成立的殖民地里,合称“上沃尔特”,是法属西非联邦的组合单位之一。1932年法属西非因为经济上的考量被拆散成较小的单位,直到1937年时上沃尔特与周围地区才被重组并改称为“上科特迪瓦”(法文:Haute-C?te dIvoire)。1956年时法国通过新的法案重新检讨该国的海外属地政策,上沃尔特也在两年后的1958年时,被升格成法国底下的自治共和国,并在1960年8月5日脱离法国独立。独立后的上沃尔特历经了长达数十年的政治不稳与多次政变,直到1990年代初期才开始有所起色。折叠近代18世纪伊斯兰教传入莫西地区。1896年法国殖民主义者入侵布基纳法索,1904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886年,德国探险家G.A.克劳塞进入瓦加杜古。接着,法国人进入莫西地区。1895年,法国分别取得了对桑杜马和亚滕加的保护权。1896年,法国殖民军入侵布基纳法索,法军占领纳滕加王国的首都瓦加杜古后,通过与各地国王、酋长签订条约,先后使古龙西、多里、滕科多戈、博博-迪乌拉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