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铁素体不锈钢的耐蚀性精要
刘** 800℃时效处理铁素体不锈钢的敏化与耐点蚀性 汇报内容 一、引言 二、实验过程 三、结果与分析 四、结论 引言 不锈钢在400℃~850℃的温度范围内时,会有高铬碳化物析出,消耗晶界周边基体铬,形成贫化区,造成敏化,容易受到晶间腐蚀的影响。时效处理可以消除敏化,因为在热处理时铬的扩散使得贫化区铬含量增加,贫化区消失。同时,时效处理也会对耐点蚀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时效处理对不锈钢的耐蚀性有利还是有弊?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本文作者进行了相关实验。 汇报内容 一、引言 二、实验过程 三、结果与分析 四、结论 制样 样品的化学成分(wt%) 片状(10mm× 10mm× 1.6mm) 430 铁素体不锈钢 1160℃ 固溶处理 水冷 800℃ 时效处理 保温时间:10、20、50、80、160、320 min 水冷 砂磨至 600 目 抛光到粗糙度为1μm 表征 对热处理后的样品进行金相抛光 用 0.5 mol/L 的 H2SO4 刻蚀 20min 之后用 SEM 观察样品显微结构 电化学测试: 方法 W1 处理后进行结构观察 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测试(DL-EPR) 循环动电位极化测试 方法W:铁素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检测的标准方法中的一种 电化学测试1 方法W 固溶样品 时效样品 抛光至1μm 并用酒精洗涤 热风吹干 将样品浸入 10% 的 草酸溶液中,通上 1A/cm2 的电流 90 s 用光学显 微镜观察 样品的表 面情况 电化学测试2 DL-EPR 固溶样品 时效样品 磨砂至 600 目 浸入 0.5M H2SO4 中 300s 阳极极化在开路电位处开始扫描,在500 mVSCE 处回扫,在扫描电位回到开路电位时停止扫描。 DL-EPR曲线 最大阳极电流 ia 最大再活化电流 ir ir/ia 表征敏化程度 电化学测试3 循环动电位极化测试 固溶样品 时效样品 浸入 3.5% NaCl 溶液中 300 s 阳极极化在开路电位处开始扫描,在电流密度为 10-3 A/cm2 处回扫,在扫描电位回到开路电位时停止扫描 循环动电位极化曲线 砂面样品的扫描速率分别为 1 mV/s 和 0.2 mV/s 抛光面样品的扫描速率为 1 mV/s 汇报内容 一、引言 二、实验过程 三、结果与分析 四、结论 SEM表征分析 Fig.1 1160℃ 固溶处理 20 min 后样品的SEM 图像 Fig.2 16.0% Cr 时 430 钢的相图 SEM表征分析 Fig.3 800℃ 时效处理 10 min 后样品的SEM 图像,箭头 1 表示晶界处侵蚀点,箭头 2 表示的是晶粒内的侵蚀点。 Fig.4 800℃ 时效处理 320 min 后样品的SEM 图像,晶界和晶粒内均有碳化物析出,基体全部被腐蚀。 Practice W (a) (b) Fig.5 1160℃ 固溶处理 20 min 的样品经过W 处理后的 OM 图像,(a) 表示晶粒显微结构,(b) 表示晶界处的沟槽。 Practice W Fig.6 800℃ 时效处理 10 min 的样品经过W 处理后的 OM 图像,晶粒受到了侵蚀,晶界被溶解。 Fig.7 800℃ 时效处理 320 min 的样品经过W 处理后的 OM 图像,晶粒全部遭到侵蚀。 DL-EPR Fig. 8 1160℃ 固溶处理 20 min 后样品的DL-EPR曲线。ia 表示最大阳极电流密度 , ir 表示最大再活化电流密度,箭头表示极化方向。 DL-EPR Fig. 9 800℃ 时效处理 10 min 后样品的 DL-EPR 曲线 Fig. 10 800℃ 时效处理 20 min 后样品的 DL-EPR 曲线 敏化程度 Fig.11 不同热处理条件样品的敏化程度 ir/ia 变化 循环动电位极化曲线 Fig. 12 1160℃ 固溶处理 20 min 后样品的循环动电位极化曲线。箭头表示极化方向,EP 为点蚀电位。 循环动电位极化曲线 Fig. 13 800℃ 时效处理 10 min 后样品的循环动电位极化曲线 Fig. 14 800℃ 时效处理 320 min 后样品的循环动电位极化曲线 点蚀电位 Fig. 15 不同热处理条件样品的点蚀电位变化 敏化程度与点蚀电位 Fig. 17 800℃ 时效处理后样品的敏化程度与点蚀电位的关系 点蚀电位 Fig. 16 扫描速率和表面条件对点蚀电位的影响 汇报内容 一、引言 二、实验过程 三、结果与分析 四、结论 结 论 1160℃ 固溶处理和水冷后的样品容易发生晶间腐蚀; 800℃ 时效处理 10 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