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方法期末考2013Fall710236120梁佳琪.docx
研究方法期末考 2013 Fall710236120梁佳琪請回憶、回顧一篇你讀過的且印象深刻的英文學術性的研究論文,將以下的資訊寫下來:文章篇名及出處篇名:INTEGRATING SERVICE QUALITY WITH SYSTEM AND INFORMATION QUALITY: AN EMPIRICAL TEST IN THE E-SERVICE CONTEXT出處:MIS QUARTERLY (2013, Vol. 37, No. 3, 777-794)為何會去研讀這篇文章?當初是為了找論文構想而搜索到的文章,會看中此篇並研讀這篇是因為收錄在MIS QUARTERLY的期刊中,那就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與貢獻認為可以適用於網站環境下的研究內容,所以作為論文構想的參考依據此篇探討的內容看似平凡但很關鍵,研究方法嚴謹且論述精確這篇文章內容摘要性的說明Wixom and Todd (2005)整合了使用者滿意度和科技接受度文獻,進而形成一個解釋資訊科技如何影響使用度的理論。根據Wixom and Todd整理出科技使用性的模型,透過研究服務品質(SQ)後提出的3Q模型,除了系統品質(SysQ)跟資訊品質(IQ),還有網站接受度。學者發現SQ是很關鍵的,而且SQ被作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用來衡量評估消費者網站的目標,衡量標準已經是不僅僅只侷限在傳統上的SysQ和IQ。作為研究的一部分,此研究進一步以理論和實證去測試這三個品質類型其結構之間的關係,並推論SysQ怎麼影響IQ跟SQ,及IQ如何影響SQ。本篇的研究自服務e化文章的the Wixom and Todd 模型作延伸,且這是首次在這類型的研究中,實測了結合SQ、SysQ、IQ對使用意願的影響力。其研究結果也告訴了參與者:高品質的IQ和SysQ可以直接或間接的改善e化服務中的SQ。這篇文章所敘述的研究所欲達成的目的或所要解答的研究問題原來Wixom and Todd 在2005年時在他們開創性的論文中結合了使用者滿意度和科技接受度文獻,提出了一個使用者從對使用系統的看法(使用行為上的認知與態度)來分析對系統的信賴和態度(基於研究對象的認知與態度)的研究模型。他們的理論認為資訊品質和系統品質影響了滿意度,進而影響對使用者有用性跟易用性的認知,最後影響了他們行為的態度。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網路上提供了許多基於IT的顧客服務,除了早期衡量系統效益的SQ與SysQ之外,服務品質SQ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此篇研究驗證了加入SQ後的使用者滿意度與科技接受整合模式,是否可以成功建立成作者聲稱的3Q model,並且根據透過發放網路問卷於購物網站的使用者作為他的驗證研究架構中的方式。此篇的研究目的是同時讓在e化服務中3Q的關係形成理論並有實證的發展,同時研究它們如何影響IT接受度的現象。有道理地形成一個理論概念,這篇研究最主要的假設是需要e化服務環境有高水平的SQ認知附帶高水平的SysQ跟IQ認知。第四點所述的目的或問題有何重要性或學術上及實務上的價值本篇的作者認為網站環境中的SQ評估目標不同於傳統的IS情況,在原本有IQ和SysQ再加入SQ的網站接受模型需要一個經過深思熟慮和令人信服的理論證明,組織若要建立一個以服務為導向的網站,其IS部門必須以建構SQ的核心為優先,結合從使用對象與行為的方向去發展和測試3Q模型,這份研究對調查3Q影響網站採用度這個新得到的知識有所貢獻。在學術上,本篇還探討了資訊品質(IQ)、系統品質(SysQ)與服務品質(SQ)之間的相互影響關係,3Q模型定義了關鍵成因-對象的認知(即SysQ, IQ, 跟SQ)具體化了對象的行為認知(即PE、PU)和態度,此研究檢驗了SysQ、IQ與SQ 在網站環境下並不是相互獨立。這篇文章所採用的研究方法,為何採用這研究方法(相對於其他研究方法而言)此篇文章採用的是調查研究法,可以針對研究的主題跟研究對象發展量表,也能針對現象最核心的問題作題項設計,且量表能經過一些巧妙的設計去過濾一些無效問卷,例如在題目間設置反向題。此文章的施測過程:總共的受測對象為128名,分為四組,每組32人。研究對象每人可得$10,參加者將填寫一份問卷以記錄統計人口並控制變數。受測者在網站上購買101 到150 GB的硬碟,研究對象被分配到四個不同測驗環境的其中一個之前,每一個人會通過一個只有提供比較矩陣服務的基層網頁。這個網站採用level theory(Helson1964)?,相當於一種水平,可以評估參與者進而建議網站,人們的評斷主要藉由三個標準:過去的經驗的總和一個背景下特定的經驗(the context and background of a particular experience)刺激品(a stimulus)當測量對SysQ,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