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时机择教法彰显有效教学.doc
选“时机”择“教法”彰显有效教学
太仓市实验中学 黎海 邮政编码:215400
【内容摘要】:针对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困扰的两个问题,结合本人课堂的实际教学,阐述如何选择演示“时机”和课堂“教法”以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现象一】:信息技术老师正在用教学广播软件演示操作题目的操作过程,下面先是传来几位平时电脑操作较熟练同学的声音:“老师,这个我们会操作的”、“让我们自己来做”,紧接着也传来了“我们不会,还是演示一下吧!”的话语,顿时,老师左右为难中。
【课堂现象二】:布置完一项自主学习操作任务后,信息技术老师开始到学生电脑边指导,不一会儿,举手的同学越来越多,老师在有问题的同学之间来回穿梭忙得满头大汗。
以上所述是经常发生在一些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两种情景,包括前几年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自己。现在回过来想想觉得很有分析和总结的必要,一方面可作为前车之鉴让年青教师少走些弯路,让祖国的花朵尽可能早地在优质课堂环境中学习;同时也为自己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出一个新的问题。
教师的课堂演示和学生的实践操作是信息技术课上的两大主旋律,“老师何时演示?”与“怎样组织学生学会?”一直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思考并探索的主题,以上两种课堂现象正是典型的实例。显而易见,出现“课堂现象一”问题的所在主要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基础关注不够,选择的演示时机不当;而造成“课堂现象二”问题的原因则是教师没有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缺乏必要的学法指导所致。结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谈一谈自己对这两个问题的一些想法。
一、掌握最佳演示时机,演示方式多样化
1、演示时机最佳化:化“推”为“拉”
什么时候才是最佳的演示时机呢?我们可从孔子的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找到答案,即我们的演示在学生想做,但经过思考和探索又做不出时出现,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换句话说,我们的演示不是硬“推”给学生,而是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拉”出来,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
具体来说,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基础选择不同的演示时机。对于比较简单的内容,可以先让学生尝试,再由学生或教师进行演示。这类演示在学生的学习之后,以进一步规范操作要领,提高操作效率。如果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可以针对关键部分进行适当点拨演示,帮助学生减轻学习中的负担。这类演示在学生的学习之中,能帮助学生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如果内容确实较难,可以在学生的学习之前由教师先行演示,以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对现有内容掌握的程度以及所处的学段恰当选择演示时机。如小学阶段,演示的时机可能要前移一些,而初中阶段,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演示的时机应当后移一些。
2、演示主体多样化:化“单一”为“多样”
课堂教学的演示主体,除教师之外,我们还应让学生中的优秀者参与进来,丰富演示的主体。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技术环境,让“机器”也成为演示的主体,即把演示过程制作成课件,在学生需要帮助时,通过计算机进行演示。为提高计算机演示的效能,建议通过软件把演示过程进行分割,并结合演示操作步骤、要领进行后期制作,而不是简单地提供一个屏幕录像文件。
一般而言,演示主体的选择可根据演示内容的难易程度来确定。对于简单的内容可以不作演示,只作简单提醒;对于一般难度的内容,可由学生中的优秀者进行演示;对于特别难的内容,可由教师进行演示,并用“机器”演示作为必要的补充。
3、演示过程最优化:化“平淡”为“精彩”
演示过程最优化,要求我们通过精心设计,告别“平淡”的描述,展现“精彩”的演示。主要从演示情境、演示内容和演示方法的优化入手。
(1)演示情境的优化,即要创设良好的氛围,把全体学生吸引到教学演示中来,提高演示效果。如,在学习制作Flash动作补间动画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个孩子站在美丽夜空下看着天空中许许多多闪闪的星星(动画元件),那一节课学生看完我的演示后,不但很快学会了,而且至今记忆深刻。
(2)演示内容的优化可从难度和容量两方面进行设计。如果难度一般,可以在学生探究后小结时由学生进行演示、归纳;如果难度较大,要从降低学习难度的角度进行优化设计,如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迁移学习等。从容量上考虑,演示内容的容量太大,学生易产生疲劳;容量太小,学生不容易紧张。因此,教师要结合心理学中的注意规律,把容量设置在一定的范围内。
(3)演示方法的优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演示工具的优化。教师应当让每一位学生看清楚演示的过程,从这一点来说,网络教室软件即可胜任。二是强调关键步骤。这里所说的“关键”一方面指新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指有可能使操作无法进行的步骤,如在PowerPoint中输入的文字必须在文本框中,那么“输入文字前必须先插入一个文本框”,就是一个关键步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农村家用沼气池设计规范.doc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四年级信息科技 第1课 数据宝藏在身边 教案.docx VIP
- 医院医疗设备维保方案.pdf VIP
- 佳能Canon-RF-600mm-F11-IS-STM-Lens相机镜头用户说明书手册.pdf
- 职业培训电子商务教学计划及大纲.pdf VIP
- 《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教程》PPT课件.pptx VIP
- 绿化养护工程合理化建议、难点要点分析及解决方案.docx VIP
- 丰田COROLLA_AURIS发动机1ZR-FE__2ZR-FE技术信息指南.ppt VIP
- 2025年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50).docx
- 2025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71).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