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儿童与流行文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儿童与流行文化

第十二章媒介中的暴力與恐怖靈異 媒介中暴力的理論探討 語言暴力:包吵架、威脅,輕視、辱罵或嘲笑別人最難防制的一種媒體暴力就是意識形態暴力 1.社會學習理論:觀察及模仿是造成電視暴力對兒童影響最重要的關鍵 2.煽動理論:主張當觀眾看到暴力內容,由於被故事情節吸引,引起情緒上的激動,所以表現出攻擊行為。此理論特別強調暴力是否正當是影響行為表現的線索 3.滌情理論:主張觀眾心中的悲傷、害怕與憤怒往往透過電視相關情節而澄清淨化,潛藏的攻擊慾望反而洗滌除去,電視上的暴力反而可以減低後來的攻擊行為 4.涵化理論:個體由大眾傳播媒體所傳遞的訊息,組合而成對世界的看法 5.麻痺理論:個體重複接受相同類型的刺激,對於該刺激的情緒反應會比以前弱 第二節 電視暴力與攻擊行為 政府方面、電視台方面、實驗室方面的研究、實地研究、縱貫研究、其他文獻相關綜合研究 第三節 影響電視暴力的相關因素 兒童的發展階段:性別差異、知覺真實程度、激發程度、觀看情境:時間、家庭背景、有效性、常態性、適當性、感受性 第四節 媒介中的恐怖靈異 恐怖靈異片的發展與觀眾驚嚇反應;恐怖靈異片的內容探討 第五節 媒介設計與教育兒童的努力 電視與兒童的利社會行為 加強檢視媒體內容 政府及電視台規範 1.自動減少不必要暴力或過度暴力2.刪除所謂暴力美學或魅惑的暴力3.限制過份暴露流血、痛苦、身體傷害的鏡頭4.避免不適合全家一起觀賞的暴力描述5.避免撥出兒童可能會模仿的危險動作或武器6.應該避免在兒童節目中描述動物被虐殺7.描述使用暴力的後果8.特別注意以兒童為受害者的描述9.注意混合暴力與性的題材與情節10.考慮播映時間對觀眾的影響 第十三章媒介素養與教育實踐 媒介素養的意涵與核心概念 1.明智使用媒介,平衡媒介與其他活動的消費時間2.分析評論媒介所傳遞的訊息3.理性和他人分享討論媒介訊息4.理解媒介製作技巧及可能的影響 核心概念來看,主要焦點面向 1.所有媒介資訊都是建構出來的產物:2.媒介建構了真實3.閱聽人會自行詮釋媒介訊息4.媒介訊息具有商業考量5.媒介訊息包含意識型態及價值觀6.媒介訊息具有社會與政治的考量7.媒介訊息的形式與內容是緊密結合的8.每種媒介都有獨特的美學形式 媒介素養的迷思概念 1.媒介素養能力很難衡量,因此無從判斷能力高低2.只要多接觸媒介,媒介素養自然可以提高3.媒介素養只是單一層面的知識4.媒介素養就是讓我們排斥禁絕所有的媒介 媒介素養教育的理論基礎 批判教育學:主張所有社會現象都隱含著盤根錯節的權利與意識形態的作用,這些糾結矛盾的力量彼此拉鋸互相牽引往往為人所忽略,因此藉由分析診斷這些社會現象,破除扭曲與矇蔽,由自我反省中產生改革的動力。 文化研究:源頭由英國伯明罕大學的當代文化研究中心開始,奠定於馬克思主義,援引符號學、精神分析、電影和文學批評理論來解析文化現象文化霸權:文化層次的控制因為隱而不見,但可達到支配目的 媒介素養教育的教學方法 媒介素養教育的九大要素 1.媒介素養教育必須是一個由下而上的草根教育 2.應該編寫適合老師及媒體工作者使用的在地媒介素養教材及教科書 3.要提供足夠的師資培訓課程給在職教師及媒體工作者 4.制訂評鑑媒介素養教育成效的基準,並探求積極有效的改良式教學法 5.成立媒介素養教育專業團體,舉辦工作坊及研討會,出版期刊、聯絡社群遊說有關當局推廣 6.說服教育當局把媒介素養教育列為學校正規課程的一環 7.發佈教育部訂定的媒體教育指示 8.在教育學院或大學設立正規的媒介素養教育培訓課程 9.集合不同領域專家共同合作 第五節 媒介素養教育實踐的檢討 行政層面而言:1.政府主管機關未發揮倡導作用2.學校行政體系缺乏推動誘因3.客觀條件不易配合4.疏於和家長溝通,無法建立共識 教師層面而言:1.教師缺乏理論背景2.教師較少接受批判思考能力的訓練3.教學流於灌輸與防弊,比較不能引發兒童興趣4.教學內容偏重認知而輕忽情意涵養5.教學多著重於媒體的負面影響6.多以成人角色出發,未能給予學生權利7.教師無法確信是否包含所有重要的媒體教育內容8.教師有心無力開發媒體教育素材9.教師的媒體經驗和學生很少重疊10.各領域教師的橫向聯繫有待加強 學生層面而言:1.兒童深受媒體影響而不自覺2.兒童極為喜愛媒體教育課程3.由思想的啟發落實到行為的實踐,需要長時間的持續關注4.學習單的設計應更加多元豐富,議題的設計應配合兒童的興趣 第十四章兒童的資訊素養 電腦素養 電腦素養:個人對電腦的功能及構造具基本的了解與知識,對電腦的操作及軟體的應用有一般的技巧與熟練度及對 使用電腦具正面的態度,也就是說電腦素養是一 種包含知識、技能、理解與價值的完整內涵,並讓人在資訊社會中能生活的更紥實、更快樂 第二節 網路素養 網路素養:個人對網路的基本概念認知,網路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