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当代戏曲界应该怎样继承中华戏曲遗产.docVIP

浅议当代戏曲界应该怎样继承中华戏曲遗产.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当代戏曲界应该怎样继承中华戏曲遗产.doc

浅议当代戏曲界应该怎样继承中华戏曲遗产   中图分类号: J825 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102-01      元杂剧《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内容叙述晋灵公武将屠岸贾仅因其与忠臣赵盾不和与嫉妒赵盾之子赵朔身为驸马,竟杀灭赵盾家300人,仅剩遗孤被程婴所救。屠岸贾下令将全国一月至半岁的婴儿全部杀尽,以绝后患。20年后,孤儿长成,终报前仇。元杂剧《赵氏孤儿》把故事背景由晋景公改为晋灵公;把孤儿宫中藏改为宫外抚养;把孤儿深山长大改为仇人屠岸贾收为义子在屠府长大后杀屠报仇;把被请封的韩厥改为放孤后自杀;把赵盾门客公孙杵臼、程婴改为老宰辅和草泽医生。由杂剧作家纪君祥根据历史记载重新构思创作的《赵氏孤儿》是元杂剧中最优秀的历史剧之一,王国维评价:“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也。”它也是第一个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   在中国戏剧艺术的发展史上,元杂剧《赵氏孤儿》先后被改编为京剧、话剧、河南曲剧、中国豫剧等,2010年岁末又被当代中国电影界的大导演陈凯歌拍成了电影。2010年12月29日《大河报》第二版时评专栏中,发表了署名为雷雨的一篇文章“赵氏孤儿:恨比爱更容易”。文章写到:“陈凯歌曾说,他不想把《赵氏孤儿》拍成一部纯粹复仇的电影,而是想以现代社会的观念去重新解读,提倡宽容。陈凯歌也许认为他赋予了这个古老的故事一个新的内涵,但其实一直没能逃脱中国自古就有的有仇报仇、有冤抱冤的主题――这是中国电影的悲剧,更是中国观众的悲剧。”按照这个说法,那么京剧版本的《赵氏孤儿》和豫剧版本的《程婴救孤》不也就成了中国戏曲的悲剧,戏曲观众的悲剧了么?我认为,这个作者的观点有失偏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豫剧《程婴救孤》改编地很成功,他的主题就是在宣扬中华民族舍己救人的牺牲精神,而不是在大肆渲染血淋淋的复仇场面。当我冷静下来,认真思考的时候,我才感觉出来从这篇有失公允的文章中引申出来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当代戏曲界应该怎样去继承中华戏曲遗产呢?   泱泱大国,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群星璀璨。其中,在艺术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我们的中华戏曲。我国的戏曲艺术历史悠久、流行地域广泛,其剧种繁多,演出剧目更是不计其数,在历史上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存在,在今天虽然从主流文化退居到次流文化、剧种数量锐减、演出剧目贫乏,但也仍然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存在。当今戏曲界研究、探讨中华戏曲遗产的继承问题能对未来戏曲的发展走向起到一个积极的引导作用,这不仅很有必要,而且不能再拖延了!中国戏曲产生于漫长的封建社会,它的旧有剧目所反映的对象,不外乎封建社会的生活;它的舞台形象,也不外乎封建时代的人物。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地主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劳动群众的思想意识,都会在它身上打下烙印,从而产生代表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劳动群众利益的两种不同倾向的剧目。所以,从整体看,在中国戏曲遗产中,既有人民性的精华,也有封建性的糟粕。   中国戏曲文化遗产,其思想内容应该如何认识,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直至二十一世纪的开端十年之间,始终存在着基本肯定与基本否定的两种不同的观点。在我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阶段,两个意见的内涵即使有所发展变化,但一直处于矛盾和对立状态。在“五四”时期,基本肯定派是以“保存国粹”为口号的;基本否定派则是全盘西化的态度来对待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到了今日,戏曲界这里两种观点依然存在,而且比过去更广泛、更深刻的规模上和实践上进行着讨论和较量。任何一个时代,两种不同思想倾向的剧目,总是同时并存,处在对立的地位。譬如,作为元朝一代文学的北杂剧,有《窦娥冤》《西厢记》《陈州粜米》《李逵负荆》《赵氏孤儿》等抨击社会的黑暗、赞扬人民反抗的剧目,也有《黄粱梦》《岳阳楼》等一类神仙道教戏。在这类戏中,虽然也流露出了对元代黑暗现实的激愤不满之情,但其总的倾向是借佛道故事,宣扬浮生若梦、消极处世的人生态度。在充满着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残酷现实面前,只能选择忍耐和逃跑,其人生态度,与上面讲的剧目正好相反。再如,同时爱情题材的剧目,也有正反两样的文章。《西厢记》里的奴婢红娘是一个反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勇敢斗士。而《?V梅香》中的家奴樊素,则堪称是孔孟之道的虔诚信徒,这种情况在明传奇剧目中普遍存在,且不说《五伦全备》《香囊记》《双官诰》和《牡丹亭》《娇红纪》等两种倾向截然相反剧目的存在,就拿发生在晚明的一场有名的争论――汤沈之争来说,所涉及的问题虽然比较复杂,就其思想实质来讲,仍具有“两种文化”的性质。前者的《牡丹亭》与后者的《坠钗记》,在大致相同的故事躯壳里,却弹奏出叛逆与正统两种不同的音调。清代地方戏里反应农民起义的英雄戏与替官府捉盗捕匪的侠义戏的并存,也很能说明不同思想倾向剧目在中国戏曲史上并存是普遍现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