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docVIP

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doc

  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 作者:刘永刚,李国有,陈跃军 【摘要】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及预防。[ 方法 ]随访自2001年3月~2006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和跟骨钢板内固定 治疗 的Sanders Ⅱ、Ⅲ、Ⅳ型跟骨骨折52例61足, 分析 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9足(14.8%)发生早期并发症。皮缘坏死6足(9.8%),针道感染1足(1.6%),腓肠神经损伤2足(3.3%)。[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和跟骨骨折的病理解剖特点密切相关。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内固定物,术前仔细准备,术中注意手术操作技巧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并发症 跟骨关节内骨折因累及距下关节面,治疗难度较大。 目前 多数学者主张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Ⅳ型跟骨骨折,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有皮肤坏死、感染、复位和固定不良、腓肠神经损伤、腓骨长、短肌腱损伤等,晚期并发症主要是创伤性关节炎。本院自2001年3月~2006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和跟骨解剖型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52例61足,9足(14.8%)发生早期并发症,现作一 总结 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61足, 男44例51足,女8例10足,年龄18~57岁,平均37.4岁。43例为单侧骨折,9例为双侧骨折。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48例,车祸伤4例。52例均为闭合性骨折,且均为关节内骨折。按Sanders分类:Ⅱ型31足,Ⅲ型26足,Ⅳ型4足。患者入院后给予消肿治疗,肿胀消退,皮肤皱折试验阳性时手术治疗。受伤至手术时间7~17 d,平均10 d。 1.2 手术方法 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采用“L”形外侧切口,直切到骨面,不分层剥离。为充分暴露距下后关节面,需切断跟腓韧带及距跟外侧韧带。克氏针临时钻入距骨、骰骨以保护皮瓣。用小骨膜剥离器撬开跟骨外侧壁,弄清骨折情况,在跟骨结节上方穿一骨圆针,以利牵引、撬拨。将塌陷的关节面骨折块顶起,恢复关节面的平整,恢复Bhler角、Gissane角,重建跟骨高度、长度、宽度及内外翻排列。对于骨质缺损明显者,取自体髂骨植骨,本组18足。以克氏针临时固定,C型臂X线机进行Brden位、跟骨侧位、轴位透视检查,了解Bhler角、Gissane角及关节面的恢复情况。如采用有限内固定(29足),以克氏针及螺钉固定,通常需要用克氏针固定跟骰关节,有时需固定距下关节。如采用跟骨解剖型钢板固定(32足),将跟骨钢板适当塑形使钢板同跟骨外侧壁相贴附,螺钉固定。不论是有限内固定还是钢板固定,均选择合适的螺钉从后关节面下向前内倾斜固定到载距突上。充分止血后关闭切口,切口内放置引流条。 1.3 术后处理 术后患肢抬高,并给予消肿药物。有限内固定者石膏托固定2周, 克氏针术后6周拔除。钢板固定者不需石膏托固定,鼓励患者主动活动踝和足,术后3个月允许负重行走。 2 结 果 本组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4个月。按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1],优27足,良23足,可11足,优良率82.0%。术后早期并发症共9足(14.8%)。切口皮缘坏死6足(9.8%),均为切口拐角处,其中5足经换药后治愈。1足出现皮肤坏死,钢板外露,合并表浅感染,术后3个月时取出内固定物,行局部皮瓣转移,未出现骨髓炎。有限内固定组1足(1.6%)出现针道感染,拔针后愈合。腓肠神经损伤2足(3.3%),经随访逐渐好转,未行手术治疗。复位情况:解剖复位26足(42.6%),近解剖复位(台阶lt;3 mm)25足(41.0%),复位差(台阶3 mm~5 mm)10足(16.4%),复位失败(台阶gt;5 mm)0足。 3 讨 论 3.1 软组织修复和感染 跟骨骨折的软组织修复和感染 问题 较其它部位骨折突出,这是因为跟骨外侧软组织较薄,跟骨表面致密结缔组织和皮肤血运差。跟骨骨折后肿胀都很明显,皮肤张力大,放置内植物后张力更大,易导致切口并发症。术后早期并发症最常见的为皮缘坏死。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