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剖宫产麻醉操作规范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剖宫产麻醉操作规范精选

剖宫产手术麻醉操作规范 曲元 黄宇光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9 普洱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云海利 母 ? 婴 ? 两条生命 经常面对 风险较大:社会因素、病情因素 如何保障母婴安全 麻醉操作规范 麻醉选择及术前准备 区域麻醉 全身麻醉 急诊剖宫产的麻醉 麻醉前评估 病史及体格检查:包括以往麻醉史、气道情况及腰椎的情况 化验室检查:椎管内麻醉重点关注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检查 胎儿的评估 注意事项:胃动力和胃食管括约肌功能减退、胃酸分泌增加,无论是否禁食,所有产妇均视为饱胃患者 术前准备 充分沟通,签署麻醉同意书 充分认识产妇的生理变化,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变化最大 准备好麻醉器械和药品(麻黄碱) 不论选择哪种麻醉方法,麻醉后都应尽量保持子宫左侧移位 麻醉选择 麻醉选择取决于手术紧急程度、母婴状态以及患者的要求 全身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麻醉都能满足手术要求 区域麻醉 可降低气管插管失败率和胃内容物误吸的风险? 提高胎儿娩出后1-5分钟Apgar评分? 区域阻滞中局麻药药效作用在孕妇是增强的,局麻药物剂量可能下降30% 蛛网膜下腔阻滞(一) 优点:起效快、效果好、局麻药所致副作用少 缺点:低血压 常用方法:最常用重比重布比卡因(用10%GS稀释)6-10mg,有效时长1.5-2h,超过15mg容易发生低血压。可以通过适当预先扩容或准备麻黄碱升压。局麻药中加入少量芬太尼(15-25ug)、吗啡(0.1-0.25mg)、舒芬太尼等减少手术牵拉 蛛网膜下腔阻滞(二) 常用方法:布比卡因轻比重腰麻(用注射用水稀释) 6-10mg,常用浓度0.125-0.25%,有效时长30min,低血压发生率低 罗哌卡因(只限于耐乐品)10-15mg,常用浓度0.125-0.25% (用注射用水稀释) 硬膜外阻滞 是剖宫产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母婴安全性高 常用穿刺点L1-L2或L2-L3 ,常用局麻药1.5-2.0%利多卡因或0.5%布比卡因 孕妇硬膜外血管常处于充盈状态,翻动体位可能造成硬膜外导管进入血管或蛛网膜下腔 试验药物用利多卡因、罗哌卡因或左布比卡因 加入芬太尼(2ug∕ml)或舒芬太尼(0.5 ug∕ml )有助于改善麻醉效果 腰硬联合麻醉(CSEA) 综合了硬膜外阻滞和腰麻各自的优点 近10年来广泛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 采用“针过针”技术 穿刺点常选择L2-L3 区域麻醉的并发症之低血压(仰卧综合征) SBP低于100mmHg或低于基础值的20% 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取决于阻滞平面、产妇体位以及是否采取了预防性措施 药物处理首选麻黄碱,但对无禁忌症的患者,去氧肾上腺素升压效果更好 加强麻醉后血压监测是降低低血压风险的关键 区域麻醉的并发症之局麻药毒性反应 比其他患者发生率更高 硫喷妥钠50-100mg可以终止抽搐,小剂量丙泊酚也可以抑制抽搐,但必须做好插管准备 布比卡因心脏毒性强,一旦发生严重中毒,很难复苏 胺碘酮对治疗由布比卡因引起的室性心动过速有一定的疗效 区域麻醉的并发症之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DPH) 典型症状为由平卧位转为坐位或直立位时出现剧烈头痛,咳嗽或突然活动时加剧,平卧时缓解。疼痛性质为钝痛,并感头部发沉。疼痛部位为枕部向头顶反射甚至达全额及颈部,伴四肢轻度无力。多在48小时内出现。伴随症状有恶心、呕吐、情绪低沉、视觉改变(发生率0.4%)和听觉失衡(发生率0.4%) 区域麻醉的并发症之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DPH) PDPH最常见原因为脑脊液丢失。脑脊液减少,对脑的保护作用减少;脑脊液减少后反射性引起脑血管扩张,刺激血管周围张力感受器,导致偏头痛 PDPH高发人群:年轻、女性、孕产妇和产后妇女。60岁以上老年人很少发生 区域麻醉的并发症之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DPH) 预防措施 区域麻醉的并发症之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DPH) 腰穿针:22G5.0-26%,25G或27G0.4% 针尖斜面:与硬脊膜纤维平行者损伤小 针尖的设计:笔尖式发生率低 穿刺角度:侧入法较好(“封口”效应) 病人体位:俯卧位和坐位较好(松弛) 所用药物:发生率利多卡因>布比卡因>丁-复合物卡因普鲁卡因。加入葡萄糖增加发生率,而加入肾上腺素或芬太尼降低发生率 区域麻醉的并发症之全脊麻 大量局麻药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广泛神经阻滞,意识不清、瞳孔扩大、呼吸停止、低血压、心动过缓甚至室性心律失常或心搏骤停 预防:回吸、强调首次剂量不超过局麻药腰麻用量、观察时间不少于5分钟。若发生硬膜意外穿破而继续使用硬膜外麻醉时,应少量分次给药并严密监测 治疗:对症支持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