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学美欣赏3.3数学中神秘
数学美欣赏
第5讲
3. 3 数学中的神秘
数学中有许多新奇、巧妙而又神秘的东西吸引着人们,这是数学的趣味、魅力所在,它们“像甜蜜的笛声诱惑了如此众多的‘老鼠’,跳进了数学的深河”.
在数学的各种问题中,最显见、最简单、最令人感到神秘的莫过于数的性质问题了.
人类社会中,数是一种最独特,但又最富于神秘性的语言.生产的计量、进步的评估、历史的编年、科学的构建、自然界的分类、人类的繁衍、生活的规划、学校的教育、······, 无不与数有关.
远在古代, 人们就已对数产生了某种神秘感. 在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眼中,数包含着异常神奇的内容.有些民族根据数的算术属性,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现象给出了神秘的解释,尽管其中不无荒诞、牵强. 这些事实反过来告诉我们, 自古以来, 人们对数就有着特殊的感情.数除了用于计量,人们还附加给它许多文化内涵.
数字的许多颇具魅力、令人赞赏的性质,使许多大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们大为感慨.伽利略曾说:“数学是上帝用来书写宇宙的文字”.
公元前三百多年,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的第九章中,有这样一段奇妙的记载:在自然数中,我们把恰好等于自身的全部真因子之和的数,叫做完全数.像,,和这四个数就是完全数.请看:的全部真因子之和恰好等于(也是丢番图方程的唯一解), 而的全部真因子之和.同样,和也有相同的性质.
多么美妙! 难怪有人把它们称为自然数中的瑰宝.宗教学者将它们视为宇宙经纬的一部分:上帝创造世界用了天,月亮绕地一周需天.但是,完全数的神奇之处并不仅限于此,数学家们还在这些个稀少的数中发现了更令人惊叹的特性.请看:
(1);;,……;
(2);;,……;
(3)除外, ;,……;
(4)完全数的全部因子的倒数和都等于(其实与上面性质无异,只是另一种表述而已):对: (用除的两边, 两边再加); 对: ;(用除的两边, 两边再加);……
具有这些许许多多奇妙的特性,这些数真无愧于完全数的美称! 然而,惊叹之余,数学家们还有更高的“奢望”,那就是如何寻找出新的(甚至全部)完全数.这方面的先师仍要首推欧几里得. 他在《几何原本》的第九章中,给出了一个命题:若为质数,则是一个完全数(事实上, 等于其全部真因子之和:).该命题为后人寻找新的完全数提供了信息.但是,自然数浩如烟海,而完全数仅沧海一粟. 在这渺茫的数海中,寻求它们(纵然是找型的质数)谈何容易! 人们经过了千余年的探索,结果仍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直至1460年, 人们偶然发现, 在一位无名氏的手稿中, 竟神秘地给出了第个完全数:.
此后,法国数学家梅森在寻找型的质数(称为梅森质数)上有了突破,几个新的完全数陆续被发现.
1730年, 欧拉又给出一个令人振奋的结论,即: 若是一个偶完全数,则必有的形状.这一成就, 使得梅森质数和偶完全数之间建立起了对应关系,也使欧拉和欧几里得在完全数的研究领域中平分秋色.
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人们仅找到了个完全数(它们恰好与梅森质数对应),并且它们都是偶数.是否存在奇完全数? 完全数是否有无穷多个? 这仍是待解之谜.
1953年,人们发现, 奇完全数若存在,它必为或型的数(为自然数).
1972年, 有人证明:奇完全数只能在大于的数中找,且它必为形式,其中为奇质数,和为整数(但你仍不敢贸然说它不存在).
1990年, 这个下限已增至(具体情况见下表).
1975年, 有人从另一角度研究奇完全数并指出:奇完全数的质因子个数不少于个,且最大质因数不小于.到1983年, 质因子个数的下界提高到个(若它不是个的话). 1994年, 英国人布朗还证得:若奇完全数存在且有个因子,则它小于.
我们再来看看亲和数的奇妙性质.纪元前的一些人类部落把和两个数字奉若神明.男女青年择偶时,往往先把这两个数分别写在不同的木签上,他们若分别抽到了和,便被确定结为终生伴侣;否则,他们天生无缘,只有分道扬镳.这种缔婚方式固然是这些部落的陋俗,但在某种迷信色彩的背后,却隐匿着人们对于这两个数字的敬畏.表面上,这两个数字似乎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其实不然:的全部正整数真因子之和恰好等于;而的全部正整数真因子之和又恰好等于.这真是绝妙的吻合!
一般地, 若和是两个不同的自然数, 的真因数的和是, 的真因数的和是, 则和就称为一对亲和数. 因此, 和是一对亲和数.
也许有人认为,这种吻合极其偶然, 抹去神秘的面纱,很难有什么规律蕴含于其中.其实恰恰相反,这偶然的吻合引起了数学家们的极大关注. 他们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进行研究、探索,终于发现,亲和数对不唯一,它们在自然数中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数系.
第一对亲和数也是最小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