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实习报告安徽农业大学).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壤学实习报告安徽农业大学).pdf

安徽农业大学《土壤学实习报告》 姓名:张彦峰 专业:农学 学号:略 一、实习目的: 实地考察安徽农业大学农萃园和南淝河两地的土壤类型、成土条件与形成环境的考察及 对典型土壤类型的剖面观察和分析,结合周边环境和成土母质,掌握土壤类型和环境之间的 关系,通过亲手挖土壤剖面、观察土壤层次的划分以及土壤的理化性质活性关系,深入的理 解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人类活动对土壤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土地利用改良等问题。 二、实习时间: 2015 年7 月5 日上午——安农大农萃园实习 2015 年7 月5 日下午——合肥庐阳区南淝河实习 三、带队老师及组员: 带队老师:胡宏祥;组员:13 农学全体同学 四、知识了解: 1、合肥西郊地形地貌综述:合肥西郊地区为江淮丘陵地貌组合类型,继而又可分为波状平 原、冲击平原、残丘等。 (1)波状平原:波状平原主要地处二级阶梯,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因流水切割侵蚀,形成 岗、旁、冲相间状态。目前岗地多为旱地、旁冲适于水旱轮作。 (2 )冲积平原:包括南淝河沿岸的漫滩和一级阶地。 (3 )残丘:主要是大蜀山与小蜀山。 2、合肥西郊土壤类型及分布 (1)石质土:大蜀山海拔145 米以上的近顶部,母质为辉绿玢岩残积物、土壤亚类为硅质 石质土。土壤受雨水冲刷严重,土层浅薄,多少于 10 厘米,土体结构为A—R 型,有的地 方甚至于基岩,目前利用困难; (2 )粗骨土:分布在大蜀山东北中下部斜坡地带,母质为辉绿玢岩坡积物,属硅质粗骨土, 因地表径流冲刷,表土流失,剖面土层发育不全,没有B 层; (3 )黄棕壤:分布在大蜀山山麓及树林茂盛的缓坡地带,大蜀山母质为辉绿玢岩风化物及 红色砂岩的坡积-残积物; (4 )黄褐土:分布在大蜀山海拔90 米以下的山麓地带,母质为下蜀黄土,此类土壤土层较 厚,质地粘重,地下水位高。 (5 )水稻土:合肥西郊的水稻土可发育在多种母质上。 3、植被 (1)自然植被:合肥地处安徽中部,属于北亚热带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地带,而以 落叶阔叶林为主。此外,还有野生草丛,主要种类有白茅、蒲公英、扒草根、狗尾草、车前 草、马齿苋等。自然植被除野生草丛外,原生植被已不复存在,主要为次生植被。 (2 )人工植被:木本类主要有泡桐、刺槐、桑树、核桃、柳树、法国梧桐、水杉、马尾松 等。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山芋、蚕豆;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花生、芝麻等;绿肥作 物有紫云英、苕子、乌红豆、圣麻等。③、水生植被有芦苇、莲藕、菱角、荸荠等。 五、实习内容 1、实习地点一:安农大农萃园 (1)背景简介:农萃园在安徽农业大学校园西北,是面向广大在校大学生介绍农业现代化 知识的场所。 (2 )剖面记录:2015 年7 月5 日上午 土壤剖面记录表(安徽农业大学西草坪) 2、实习地点二:合肥庐阳区南淝河 (1)背景简介:南淝河源出肥西县将军岭,流向为自西向东,上游是董铺水库,下游流至 巢湖,地势相对平坦,近砂远淤,质地偏砂为粉砂状,不宜种植水稻,漏水严重,有明显的 夜潮现象,沉积物为一层一层的,上下层联系不密切,可看到下层有锈斑。凹岸侵蚀,凸岸 堆积;凹岸陡、往里凹,凸岸缓、往外凸。南淝河水质流经合肥市内越来越差,河水中氮、 磷含量较多,存在生物菌类。 (2 )剖面记录:2015 年7 月5 日下午 土壤剖面记录表(庐阳区南淝河) (3 )开发建议:南淝河的源头发源于晚更新世黄土地区,洪水时易引起泥沙大量流失,以 致引起河床日益淤浅,往往会发生涝灾。酸性冲击物在南淝河两岸呈带状分布,由于水流大 小不同,水流速度不等,因而具有一定的分选性,在河岸的西边即凹面由于水面低,侵蚀作 用强,河岸要加固。上层水由东岸流向西岸,底层水由西岸流向东岸,符合紧沙漫淤、远土 近沙的分布规律。灰潮土就发育在这种母质上面,土壤剖面层理明显,离河岸由远而近,质 地由重而轻。土层的分异是由先天性沉积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的。因此河滩不宜种植水稻等 蓄水量大的作物。 灰潮土有夜潮现象,早晨,土壤表面由于地下层水分毛管作用上升而导致有较多的水分。 地下水位非常高,我们当时才挖了1 米多即有地下水溢出,故而也不宜种植其他粮食作物。 应当多植树木以护堤岸,亦可在岸边推广种植净化水质的草本。 六、实习总结: 这一次的实习我感觉很有意义,在实践方面,理论联系实际,每到达一个实习地点,老 师都会讲解与该地点相关的地理特性及该种土壤的形成因素、形成过程与利用和改良特性, 我们通过自己动手挖掘剖面,对照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