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5 第五章 灿烂求备,异彩纷呈——隋唐五代美术要点
大雁塔 陕西西安 唐 第九节 工艺美术 隋唐时期由于社会的安定、农业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手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工艺美术有了较大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一时期工艺美术作品丰富多彩,丝织、漆木金属、陶瓷等各种工艺都很发达。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鎏金舞马衔杯银壶 西安何家村出土 唐 返回主目录 * * 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 五代 宫中图(局部) 周文矩 五代 重屏会棋图 周文矩 五代 第三节 山水画 隋唐五代时期,山水画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隋代及初唐,这一阶段青绿山水画的艺术形式由初创逐渐走向成熟,代表人物是展子虔和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第二阶段为唐中晚期,这一阶段,除青绿山水外,又出现了“水墨渲淡”一体山水画,代表画家有王维、张躁等人;第三阶段为五代时期,这一阶段可谓开宗派之先河,山水画坛上出现了荆浩、关仝和董源、巨然几位大画家,开创了南北山水画两大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展子虔 游春图 隋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 唐 匡庐图 荆浩 五代 关山行旅图 关仝 五代 潇湘图(局部) 董源 五代 秋山问道图 巨然 五代 第四节 花鸟杂画 一、花鸟画的兴起 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门类,它是由工艺装饰发展而为独立画种的。至唐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为适应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方面的要求,花鸟画作为一种独立的画科登上了画坛,出现了一些大画家。 从文献资料来看,我国早期的花鸟画在表现技法上多为工笔重彩,勾线精细,设色浓艳,在造型上严谨写实,布局多取个体形象,即所谓“折枝花”的形式,给人以精细、巧丽的美感。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二、画马画牛名家及代表作 唐代其他杂画中以鞍马最盛。唐代国力强盛,继北朝尚武之风,对鞍马尤为重视,统治阶级养马之风极盛。一些画家也竭尽平生专长,为名马传神写照。曹霸、陈闳、韩幹、韦偃等是活跃于盛中唐之际的画马名家。 牧马图(局部) 韩幹 唐 五牛图(局部) 韩滉 唐 三、五代花鸟画 中国传统花鸟画自唐兴起,至五代西蜀黄筌、南唐徐熙的出现,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黄筌、徐熙的花鸟画艺术风格迥异,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徐、黄二派相映生辉,对以后中国花鸟画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写生珍禽图 黄筌 五代 第五节 绘画理论的深化 随着绘画艺术的繁荣,唐代的绘画理论也得到重大的发展,画理、画品、著录、画史等有专门的著作。 《历代名画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完整的关于绘画艺术的通史。这部著作既总结了前人的绘画美学思想,又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绘画美学见解,因此,它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绘画百科全书。 五代时期,荆浩的《笔法记》是重要的山水画论著作,同以往的山水画论著作相比,内容更加深入、细致,且有系统。《笔法记》里提出的“六要”、“二病”说等,为我国古代山水画论建立了纲要。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六节 石窟陵墓壁画 一、石窟壁画 唐代的壁画约占整个莫高窟壁画总量的40%以上。与魏、隋代相比,唐代壁画在题材内容上有了新的变化,巨大构图的经变故事成为壁画的主要部分,单身的佛、菩萨像也很盛行,供养人的地位逐渐显著,图案装饰亦出现了新的高峰。流行于六朝时期的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只是成了大幅经变的附属部分。 在敦煌石窟的壁画中,各种佛教形象,如佛、菩萨、伎乐天、天王力士、金刚罗汉等,都保持着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画工们用自己对现实世界的切身感受去描绘佛教内容,用生活现象去解释宗教教义,必然反映了他们对于生活的主观认识和美的理想。正是凭借民间匠师们非凡的创造力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唐代的佛教美术实现了外来艺术民族化,宗教艺术世俗化的转变。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观无量寿经变(局部) 莫高窟217窟壁画 唐 维摩诘经变(局部) 莫高窟103窟壁画 唐 二、墓室壁画 墓室绘画自秦汉时期兴起以后,经久不衰,唐代的墓室壁画依然兴盛。近几十年来,唐墓壁画发现渐多,特别是唐高宗李治的17座陪葬墓中已发掘的李贤、李仙惠、李重润等墓的墓室壁画,形制宏伟、内容丰富、技法熟练,反映了唐代壁画的高度水平。 狩猎图 陕西乾陵章怀太子墓道东壁壁画 唐 第七节 雕塑艺术 一、石窟雕塑 隋代石窟造像在统治阶级的提倡下重新活跃起来,在造型上都显露出承前启后的特征。 7世纪后半期,佛教造像活动在长安、洛阳及其以外的广大地区得以大发展,中国佛教艺术被推向空前的兴盛繁荣时期——盛唐之境。8世纪初,佛教造像的唐代式样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