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翻译专业建设的若干探索与体会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翻译系何.ppt

–本科翻译专业建设的若干探索与体会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翻译系何.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科翻译专业建设的若干探索与体会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翻译系何

曾经柳暗花明, 依然任重道远 ----本科翻译专业建设的若干 探索与体会?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翻译系 何刚强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强调翻译通才教育 一所大学的定位及其传统决定其翻译专业的特点 ; 复旦大学翻译专业应为国家、为上海培养“学 者型、善思辨、口笔译技艺俱佳的翻译人才” ; 最主要的是体现复旦翻译本科专业的一种新的思维,强调“译才不器” ; 优秀的翻译人才应当是 双语功底扎实、 国学基础略备、 杂学知识广博、 思辨能力灵锐, 能派得上用场的翻译通才。 我们全部的培养方案与师资配备及教材编撰等工作,都要服务于这样一种思维。 对翻译人才培养问题要有一个通盘的分类认识: 1. 翻译教学必须区分“学”与“术”之不同: 本科纯属“术”的层次; 研究生可以是“学”“术”兼顾,或以“术”为主; 博士生纯属“学”的层次; 2.本科翻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翻译通才,其培 养性质虽属“术”,但其培养的指导思想应当 是“译才不器”; 3. 翻译专业的教学(包括相关翻译教材的编写),特别是本科与翻译硕士专业教育,都要特别重视翻译的广义性与当代译者的多元角色问题; 4.翻译院系培养人才须有长远眼光: 首先是考虑到国家翻译事业的长远需求。国家需要大批外译汉endotropic translation的人才,同时也更需要大批汉译外(exotropic translation)的人才; 其次是顾及到翻译学科建设的长远发展。 再其次是要为翻译专业的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遵循译才成长规律, 设计安排特色课程 我们认为,培养翻译人才应该遵循翻译本身 及翻译人才成长的规律,本科翻译专业的教 学重点,在于全力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能 力。 我们的一个共识:本科翻译专业课程设置在低年级阶段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既有所重 合,也要有所区别;在高年级阶段则要分道 扬镳。 在考虑具体课程设置时,有意识地将知识课程(content courses)与语言技艺课程(skill courses)进行合理搭配。除了一般必需的翻译技巧课程外,我们首次设计并试验实施了一批新的课程, 如: “古汉语选读”,“翻译与思辨”, “多文体阅读”,“英语读译”,“翻译概论”,“基础视译”,“听说与口译初步”等。 我们的体会是,仅有一个好的专业建设理念,而无一套具体、有特色的课程设置作保障,我们“译才不器”的培养目标是落不实处的。 (三)大胆启用后进新人, 精心组合教师团队 提倡和鼓励、并且创造条件发展“双料型”教师队伍,即既要求教师成为本学科内的一个专门研究者,又是本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实践者或从业人员。 大胆起用有才华、有潜质的青年教师来承担一些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收到比较好效果。 对复旦翻译专业全体教师提出三项要求: 1.站稳讲坛,上课立求精彩; 2.认真读书,通晓一般译论; 3.勤于笔耕,努力研究有成。 从2006年起向全校开出翻译(第二)专业,以利于这些学生毕业后扩大工作的适应面。也同时为一些有志于翻译学习的其他专业的学生最终转到翻译专业开了一个方面之门。 从2006年起每年一次举办面向全国、旨在宏扬中华文化的“优萌杯”翻译竞赛,赢得良好的质量声誉。比赛难度较高,规程严密。比赛专家组成员由复旦大学与全国(今年第五届起将包括台湾地区)高校的一批专家组成,由复旦大学杰出教授陆谷孙任专家组组长。 (四)翻译专业仍在建设, 前面依然任重道远 我们面临的首要挑战,仍然是观念更新的问题。 我们是在原来学术型、纯文学语言型的环境中迎来新世纪翻译专业建设与翻译人才培养的新时期的,现在的翻译专业基本上全部都是原来外语(文)专业衍生出来的,在筹划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方案时,就很有可能出现“换汤不换药“的情况,即名义上是成立了翻译专业,实际上还是原来那个外语专业,只是翻了一块牌子而已。 据我的有限观察,到目前为止,我们在翻译专业建设上总体恐怕还没有完全跟上形势的变化发展,尤其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配备与调整等方面都还或多或少地显得有些滞后或不适应,相关高校及其教师都面临译才培养理念的转变与课程设置的鼎新任务。 我们都须迫切认识到: 一、当今的中国,能谈论翻译的人才颇多,而真正派得上用场的翻译人才仍然非常的匮乏。在至少有三四亿人学习外语的国度里,这是一个十分令人遗憾的悖论(A short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