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一盏绿色心灯.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点亮一盏绿色心灯

按: 本文的作者是赵志斌老师,赵老师现在工作在西工大航空学院,他参加了第一届西安绿色营,并一直对环保事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同时,也对咱们协会的发展非常关注,2012的绿色营赵老师就是作为咱们的指导老师。现在把他的一篇文章贴出来希望大家能有所启发,有所收获,同时也对赵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哈哈   小传   1996年,为保护云南德钦的一片原始森林和生活在其中的200只滇金丝猴,北 京的大学生被自然之友和原《大自然》主编、《环球绿色行》作者唐锡阳及其夫人马霞发动起来,为自然请命,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最终获得成功。为了见证这一 历史事件,唐锡阳老师计划亲自去云南德钦看一看,后决定带这些大学生一起去,并为这次行动起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名字:大学生绿色营。此后每年一届,其影响也 逐渐扩散到首都之外的各大省会城市。   2000年11月,应西北工业大学“星星火”环协邀请,唐锡阳老师来西安进行巡回报告,给西安的学生环保 志愿者注入了新的环保理念。加之1999年吴方笑薇女士在西北工业大学做报告时的影响,西安学生环保志愿者的思想活跃了起来,各校环协之间成立了固定的联 席会议,“星星火”的会员也定期聚到协会的小办公室聊天。   2001年3月初,和往常一样,他们聊到了绿色营,突然有人说了一句:“为什么我们 不做一个自己的绿色营呢?”西安大学生绿色营诞生了,在招募预备营员的宣传发出一周后,西北工业大学中有104人提交了107份申请书,有几个人在申请书 之后又写了再申请书来表达自己对绿色营的理解。   面对各地纷纷兴起的绿色营,为了区别,营员在向外界介绍自己时称“西安大学生绿色营”,或者简称为“西安绿色营”以及更简单的“西安营”,但在内部,大家都是都亲切地叫她绿色营,不用担心混淆。   2001年7月,27位营员在西北大学李继瓒老师的带领下沿“丝绸之路”重点访问了黄土高原上的定西、腾格里与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之间的绿洲民勤,以及河西走廊的生命线祁连山。   2002年7月,34名营员兵分两路,一队走进秦岭,调查宁陕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四年后的现状;一队走进沙漠,了解榆林“治沙英雄”石光银和更多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保卫家园的苦与乐。   2003年1月,11名营员和5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义务环保协会的志愿者同《西安晚报》记者金石一道徒步调查渭河西安至杨凌段的污染情况。    2003年7月,15名营员再次奔赴陕北沙漠,并将足迹踏进西安学生尚不了解的白于山区;16名营员继续宁陕县的天然林保护调查;13名营员在穿越太白 山南坡原始森林之后,对致力于打造“北方香格里拉”的老县城村进行生态旅游的调查;作为协办方,4名营员参加了大学生绿色营在四川若尔盖开展的第八届活 动。   2003年11月,7名营员前往北京参加第三届中美民间环境组织合作论坛,并依附论坛召开了独立的的大学生分论坛。   2004年7月,8名营员分成两队,4人选取云南漫湾电站为调查对象,参与WWF“湿地使者”行动;4人选定青海治多,多角度思考高原的生态与人文。   2005年7月,12名营员前往长青自然保护区,调查洋县华阳镇林场工人的生活现状;5名营员徒步榆(林市)靖(边县)高速公路,了解这条穿行于沙漠中的高速公路两侧的绿化。   2005年7月,西安绿色营主办第二届中国地区性青年环境组织发展研讨会,邀请各地的36名青年环保志愿者聚集太白山南麓山村厚畛子,就组织的管理和项目的实施交流经验。   2005年11月,在几经沉浮之后,西安绿色营和绿丝绸(西安部分高校环协联合成立的一个交流与服务平台)合并,综合双方职能,成立“陕西青年与环境互助网络”,简称“互助网络”。绿色营做为每年寒暑假期间活动的名称,回到了其最初的本义。   2005年11月,借助云南大学“唤青社”的协助,互助网络下独立负责的小组经过数月的努力,再次承办了第四届中美民间环境组织合作论坛下的第二届大学生分论坛。   2006年6月,与“星星火”环协合作,互助网络举行了6?5大型宣传活动和首届西安学生环境使者评选。   2006年7月,10名营员走进太白县湑水河大鲵自然保护区,关注秦岭大山里的这个物种人工繁殖的情况,并思考其产业化的影响。   2006年8月,在陕西省妈妈环保协会的班理老师的帮助下,互助网络的CEF项目组在西安单独召开了第三届中国大学生环境组织合作论坛。 在6年时间里,营员自发组成了垃圾调查组、环境教育组、野外拉练组、绿色英语角、八水调查组等各种兴趣组合,活跃在西安各高校及周边地区,并针对大学生 和社会公众举办个人、组织能力建设和环保大讲堂、环保沙龙、纪实生态图片展、汇报会等,连贯起每一年的暑期实践,吸收并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营员。在这过程 中,西安绿色营的组织架构几经变化,身份也从单一的暑期社会实践演变为一个地区性学生环境组织,但其“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