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学全部1101原稿要点
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概述 (概念、本质属性、社会属性、起源)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 三、教育的基本形态 四、教育的功能 五、教育的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 (三)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 2.历史性。 3.继承性。 4.阶级性。 5.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6.相对独立性。 7.生产性。 8.民族性。 (四)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2.生物起源说 3.心理起源说 4.劳动起源说 四、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三)近代社会的教育 (四)现代社会的教育 3.古代社会教育特点 (1)阶级性 (2)道统性 (3)等级性 (4)专制性 (5)刻板性 (6)象征性 西周: 显著特征——“学在官府”,“学术官守” 学校教育制度——“国学”,“乡学” 学科——“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 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儒墨 稷下学宫——学术自由 两汉: 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当时的最高教育机构) 东汉——灵帝,设立鸿都门学。 魏晋南北朝: 立国子学 建立郡国学校制度——被认为是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 四馆——儒学馆、玄学馆、文学馆、史学馆 选士制度——九品中正制 隋唐: 选士制度——科举制(八股文,1905年) 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二馆——崇文馆、弘文馆 宋、元、明、清: 程朱理学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 明代以后,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格式。八股文的出现,标志着封建社会教育开始走向衰落。直至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科举制度才被废除。 第一节 教育目的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联系 教育方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 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教育目的只是教育方针的若干组成要素之一。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 (一)教育目的的意义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真题链接 2013年郑州单项选择 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教育方针 B.教育规律 C.教育任务 D.教育目的 五、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 (一)个人本位论 1.观点: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 2.代表人物: 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马利坦、赫钦斯、奈勒、马斯洛、萨特等。 真题链接 2012年南阳多项选择 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 ) A.孟子 B.卢梭 C.马斯洛 D荀子 真题链接 2014年周口单项选择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这种观点所体现的教育观是( ) A. 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D.发展本位论 (三)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首次把提高全民族素质纳入教育目的。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1年6月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四)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构成 (3)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4)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5)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真题链接 2013年郑州登封多项选择 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