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3年课外中考古诗鉴赏试卷
2008年
【课内】
2008年市
8.结尾两句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怎样的生死观?(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 分) 絮 萍 (“风飘絮”、“雨打萍”亦可) 忧虑不安(“惶恐零丁”亦可)(每空1 分)
8.(2分)舍生取义 ( “为国而死”或“以死报国”均可。答“宁死不屈”给l 分)
【课外】
2008年市
2008年市2008年市5 分)
10、阅读李白的两首诗,完成后面两小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杨花”与”烟花”都与杨柳有关,“杨花”能唤起读者对王昌龄 的联想;“烟花”能表现扬州阳春三月的 情景。(2 分)
( 2)甲诗结尾两句大胆想像,乙诗结尾两句借景抒情。请任选其一具体解说。(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5 分)( l) (2 分)要点:漂泊远方(或“漂泊不定”“澡泊流离”“漂泊”“不幸遭遇”“被贬”等,1分);繁花似锦(或“春色迷人”“春光烂漫”“柳絮弥漫”,烟雾迷蒙”等,l 分)。
(2 ) ( 3 分) 甲诗:(要点):把“我”的“愁心”当作物一样托付给月亮,(1分),当作善解人意的知己。(1 分);通过晚风传送到遥远的夜郎之西。(1 分)
乙诗:(要点): 作者通过目送友人行船的孤帆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碧水蓝天的尽头,仍眺望天水相接处的情景,(l 分)寄托(1分)依依不舍的留别(1分)深情。
2008年泰州市
9.阅读李白的《秋登宣城谢北楼①》,完成下列三题。(6分)
注①谢,是李白很佩服的南齐杰出诗人。谢北楼,即谢楼,为谢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754),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 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荡。②这里的江城,泛指水边的城。③两水,指句溪和宛溪,两水夹明镜,是指两水绕城,水如明镜。
(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1分)(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最能体现江城的美,请说说这两句诗好在何处。(3分)(3)联系学过的《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古诗鉴赏(3 分)
13.( l 分)“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14.( 2 分)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每问各1 分,共2分.意对即可。)
2008年盐城市
二、综合阅读(5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游 山 西 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9.品读诗歌,展开想象,描绘诗人初来农家时见到的情景。(不超过100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诗歌的第二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你分析其原因。(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