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要点
2010年11月15日,在最新一期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中,中国“天河一号”计算机高居榜首,实测运算速度可达每秒2570万亿次浮点运算。 翟志刚在舱外挥舞中国国旗 5、被称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袁隆平 C、杨利伟 D、邓稼先 6、促进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国际因素是 A、美苏两极格局的结束 B、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D、国际贸易的发展 7、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不包括 A、“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B、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C、 巨型计算机 D、 载人航天技术 8、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光辉里程碑是 A、“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B、“银河-Ⅲ” 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C、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 D、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思考:现代中国教育事业是怎样走过来的?你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总结: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扫盲教育:人口素质、文化水平显著提高 义务教育:成为“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 高等教育:教育与经济科技的关系更加密切 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教育发展。 科技在我心中 结合本课内容谈谈你对科技的认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为新中国科技成就的辉煌而骄傲。 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作为一名青少年,理应为中国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科教兴国。 科技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状况和经济基础密切相关。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 课堂小结 新中国科技成就 两弹一星 “东方魔稻” “银河”系列计算机 “神舟”号飞船 取得成就的原因 国家的独立(保障) 党和政府的重视 经济实力的增强 科学家的努力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影响 增强了综合国力 振奋了民族精神 提高了国际地位 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 A、1957年 B、1964年 C、1967年 D、1970年 2.我国第一颗被送入太空的人造卫星是 A、“东方-1号” B、“长征-1号” C、“东方红-1号” D、“长征-2号” 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 3.我国研究与发展杂水稻技术的开创者和带头人是 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赵忠尧 4.中国最早发射成功的载人宇宙飞船是 A、“神舟”五号 B、“神舟”四号 C、“神舟”三号 D、“神舟”六号 1、新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 2、新中国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3、高新科技的发展对中国的影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 东汉纸 毕昇的泥活字印刷版 炼丹引爆图 水浮指南针 课程标准: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近程导弹 中近程导弹 中程导弹 中远程导弹 洲际导弹 中国导弹部队 中国第一枚导弹 “东风一号” 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顺利地将“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 1975年,中国又首次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他是谁? ________ 邓稼先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 9 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十年,被誉为“两弹元勋”。 猜一猜 “两弹”功臣: 钱学森 猜一猜 他是谁? ________ “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我们可以从伟大的“两弹一星”科学家们身上学到什么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无私奉献精神…… 合作探究 探究一: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当时中国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 材料一: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材料二: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