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画东渐与明清铜版画传播及出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画东渐与明清铜版画传播及出版.doc

西画东渐与明清铜版画传播及出版   (注:作者简介:黄雅玲(1962- ),女,汉,山西长治人,江苏省国画院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艺术学。)      (江苏省国画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摘 要: 从艺术传教引发的西画东渐入手,考察西画东渐过程中西洋铜版画在华从传播到出版的漫长历程,剖析了西画与西洋铜版画在华传播与出版的兴盛与中华帝国专制主义政治的关系,最终揭示了外来文化艺术的植入与中西真正会通的关键所在:它必须建立在适合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基础之上,若与政治过多地“亲热”与“粘合”注定是不会长久的。      关键词: 西画东渐;美术史;利玛窦;西洋铜版画;郎世宁画风;《平定准回两部得胜图》;《圆明园图》   中图分类号:J202文献标识码:A      Influence of Western Paintings and the Circu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Copperplate Etching in the Qing Dynasty   HUANG Ya-ling,MA Wei-yuan      16世纪开始西方世界发生了裂变,文艺复兴之歌响彻西欧,宗教改革之火燃遍天主教世界,一个又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为了上帝的神圣事业、为了补偿甚至是扩大因西欧宗教改革而失去的天主教势力范围而不计自己身家生命的安危梯山航海,浮槎东来。然而,天主教东扩于有着几千年文明的中华帝国,远非这些上帝“使者们”想象得那么简单。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他们尝试着“艺术传教”、“科学传教”与“学术传教”,有意无意地把西方的科学文化传入中国,与此同时,西方绘画也随传教士的艺术传教而传入了中国。      一、艺术传教与明代西画东渐、西洋铜版画传播之初始      西方绘画在中国传播首推当罗明坚。1582年,肩负上帝神圣使命的耶稣会士罗明坚前往广东肇庆传教时,随身携带若干《圣经》故事书籍、挂图,及一些介绍世界各基督教国的书籍,在通关检查时,广东当地地方官员“发现了一些笔致精细的彩绘圣像画”,这些“彩绘圣像画”应该视作为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方绘画(油画)。(注:胡光华《中国明清油画》,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版,第2页。)罗明坚到了肇庆后建立了圣母无原罪小教堂,堂中悬挂了圣母像,供当地民众参观欣赏,以吸引中国人对基督教的好奇与兴趣,由此开启了“艺术传教”之先河,西方绘画也从此开始传入了中国。      利玛窦的历史功绩就在于将西方绘画艺术从南中国沿着中华帝国经济文化重心所在的东部主干线一路北行播向中华帝国心脏地区――北京。这对推进西洋绘画在中国的扩大传播和转承影响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从1595年起,在广东韶州传教的耶稣会士利玛窦等人接受了江南名士瞿太素的建议,带着他的神圣使命及其传教“工具”――西洋绘画艺术品与科技文化等类的书籍,通过结交官宦名绅走出了广东,先后到达江西的南昌、江南的南京等地,逐渐向中华帝国的政治权力中心走近。利玛窦最终的目标是进入中华帝国的权力中心所在地――北京,设法使中国最高统治者皇帝皈依天主教,而后由其下令使整个帝国的臣民都能“沐浴”基督的“博爱”之光,因为在利玛窦看来“使中华帝国归化的最大困难不在于他们方面哪些人会抵抗,因为他们不难理解同上帝有关的事情――了解我们的律法是神圣的和虔诚的,而是在于他们所遵循的、按照等级,一些人服从另一些人,从下到上直到皇帝的那个庞大的从属关系。即为什么一切得听命于皇帝的最终意愿和是否想传呼神父们进宫觐见,我并不怀疑他会立即准许他们前去布道和向所有意愿接受的人讲授教义”。(注:汾屠立《利玛窦神父的历史著作》第二卷,第403页。)这谈何容易!因为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一般来说,一个民族的文明历史越是悠久,其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就越困难。但“困难”并不意味着“不可能”,再坚固的堡垒也有其薄弱的环节,而利玛窦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我们认为中国人有一种天真的脾气,一旦发现外国货质量更好,就喜欢外来东西有甚于自己的东西。看来好象他们的骄傲是出于他们不知道有更好的东西以及他们发现自己远远胜于他们四周的野蛮国家这一事实”。(注: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何兆武(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译本)第一卷,第四章,上册,第23页。)鉴于这种认识,利玛窦自有他的“法术”来叩开紫禁城的大门,而这种“法术”之一那就是利玛窦一行在广东肇庆传教时就已经熟悉运用:当时传教士们“越来越体会到印刷术和图书对于向文明民族传道的重要性”(注:《利玛窦评传》,第99页。),因为通过展示有关耶稣事迹的绘画就很容易向中国人解释基督教义,正是处于这样的认知,他们多次要求耶稣会的上级机构赠书,特别需要那些有铜版画插图的书籍。因为中国人惊讶地发现那些有西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