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快感、日常生活与心理焦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视觉快感、日常生活与心理焦虑.doc

视觉快感、日常生活与心理焦虑   摘 要:当代泛亚地区恐怖电影是颇具影响的类型电影。本文对引发恐怖的原因做了一些探讨,分别从视觉快感、日常生活、心理焦虑三方面进行阐述,认为泛亚地区恐怖电影以高度逼真的画面为载体演绎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缺席、高科技带来的心理焦虑等等引起人们内心的恐慌,从而使人们获得教益。   关键词:视觉快感;日常生活;伦理;心理焦虑   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识码:A      自从电影诞生以来,恐怖电影就是一种重要的类型电影。恐怖电影运用高度写实的画面和仿真技术虚拟出可怕的影像唤起人们紧张、恐惧的心理感受,运用突如其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展现冲突的张力,刺激人们松弛的神经,使之绷紧,在体验虚拟的惊悚和惊悚过后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的感受之间游走,从而产生审美的快感。整个观影的过程就是一个充满自虐与感官享受的经验过程。   当代泛亚恐怖电影不但在出神入化的仿真技术和数码技术的推动下显示出其独特的视觉冲击力,而且在高科技、高物质化、高度都市化的社会语境中体现出日常生活中现代人内心的焦虑与恐慌。      一、视觉快感      视觉快感产生的机制在于感官的刺激以及内心直接体验的快感。恐怖电影给人们带来的感觉应该是一种情绪和心理上的恐怖感,只有恐怖感真正在思想上产生震动和影响,才能使观众真正享有审美愉悦。好莱坞恐怖片与泛亚地区的恐怖电影之所以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于不同的文化积淀、视觉审美与心理接受机制。一般说来,好莱坞恐怖片着重造成视觉上的奇观,利用高科技手段和化妆技巧进行实物仿真,从而造成令人毛骨悚然的效果。超自然的神秘幻像,鲜血淋漓的感官刺激,结局的出乎意料,情节的超乎观众想象等等构成了好莱坞恐怖片的特质。影片《魔戒》、《范海辛》等表现了基督教的宗教伦理观念,再现了宗教神魔的恐怖斗争,代表着上帝和魔鬼撒旦斗争的延续;而影片《最终命运》年轻人阿历克斯?布朗宁登上飞往巴黎的180航班,虽然暂时幸免于难,但最终无法摆脱命运的魔掌。   而泛亚恐怖电影视觉快感的产生往往是由模拟和再现恐怖情境,营造悬疑、诡异或者紧张的气氛,从而使观众绷紧心弦,达到刺激的效果。它注重运用独特的东方审美特质,透过情节安排、音效、运镜、剪接、演员的表情、化妆及特效等方面营造恐怖气氛,同时注重利用恐怖产生的心理体验,运用环境的变化和日常事物变异造成恐怖的效果,充斥着面目可憎的幽灵鬼怪,阴森恐怖的墓穴空屋,血腥变态的连环杀手,昏暗迷离的光线阴影,危机四伏的黑漆夜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绪震撼力。这些恐怖影片中一般画面阴暗,运用局部光线照明,画面大面积处理成暗色,多采用夜景、雨景、大风等非正常天气,有些人物在画面中变形甚至脸部扭曲。在有些电影中,较快的推镜头的广泛应用,使得景象变化明显,带给观众相当强烈的感官冲击力。   泛亚恐怖电影在视觉文本上也缺少不了经典恐怖元素符号的穿插运用。这些符号元素在视觉上能够直接触动人的心悸,唤起内心隐藏的对古老传说的未知的神秘力量的不安。这些元素伴随着恐怖电影的发展而成熟,但是逐渐失去原有的土壤语境,而变为新时期电影的表征。在波德里亚的“仿像”观点里,意义是内爆的。“恐惧”在影像中往往表现为制造危险、伤亡或破坏,如天灾或血腥暴力;或是正常形体或容貌出现扭曲变形,如腐尸、狼人、异形、怪兽,或者呈现他人受难、惊吓的经验,而在后现代社会的符号象征已经不是单纯指涉生理性的刺激反应,而是形成多元性、无涉真实的符号语言以供消费。泛亚恐怖电影在视觉效果上形成的“虚构与纪实的混合”的特性,是在90年代后电影发展成大众消费文化的一环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产生的。它将世俗的存在物虚化,透过叙事把性、暴力与阴谋转化成稍纵即逝的光点剪影,不但可以创造符号、价值作为现世社会的表征,而且这些符号意义不断流动,不断被赋予新的价值,成为新的未来世界中的“虚构的真实”。   在港台、泰国的一些早期恐怖电影中,往往会引用一些与道教或者本土民俗有关的符咒、作法等仪式,驱鬼技术及其过程十分明显地融入在电影里,“茅山道士”以其“法术”的符号通过中国民俗这一特殊的记忆再现于影像之中,这符合波德里亚仿真的第一阶段――符号反映出基本“真实”。波德里亚所谓的“仿像”是指通过模拟而产生的影像或符号。“仿像”的第二阶段,是指从运用真实再现民俗巫术的影像,变为符号“扭曲”或“掩饰”真实。茅山道士、灵符、僵尸等等元素作为恐怖片的招牌元素,很能吸引观众眼球,但是已经远离现实生活,远离社会真相,超出社会写真的范畴。而透过这些所谓反映古老社会鬼神因果报应的“社会写实”的符号流通,恐怖电影本身就足以创造历史,在“仿像”的世界里,“再现”本身也可能是虚无的、不牵涉任何本体真实,因为“仿像”使得真实缺席并进而取代了真实。新世纪初香港的恐怖电影,如《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