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漆器文化的传承与变迁高清).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方漆器文化的传承与变迁高清).pdf

大方漆器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陈 彬 内容提要:地处乌蒙山中的贵州大方县,素有“国漆之乡”的美称;本文围绕漆 器文化的源流和历史,探索漆器文化的传承以及漆器与彝族民族民俗文化的融合 及漆器作为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价值。 关键词:大方 漆器 彝族 传承 变迁 作者简介:陈彬 男贵族民族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汉语言文学 2002 级学生 贵州省大方县,明清时被称为“水西”,自元以降,一直是彝族的领地。在这里有着品 质兼优的大方漆器,由于它的防腐、抗潮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民间,随着政治、经济的发 展,漆器逐渐从一种希有的用具到大量用于现实生活中,最后发展成了艺术欣赏品。大方漆 [1] 器一直是水西人民的骄傲,1826 年皮胎描金葫芦被定为贡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馆; 1915 年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国际博览会上,大方漆器与扬州漆器双双获奖,大方漆器参加全国工 艺美术展览,轻工业部通报为“大方漆器独树一帜的创新精神”形成了贵州自己的风格,1984 年大方漆器有许多种被评为省优旅游产品,如:“嵌蛋壳鹤盒”、“黑推光台花(描纹)三套盒”、 “描纹五套盒”、“黑推光嵌花圆糖盒”、“薄涂彩绘明光公鸡盒”、“薄涂彩绘明光荷叶盘”等, 在 1985 年的二十三届奥运会上,奥组委定购了许多大方漆器作为纪念品发给所有和参赛代 表们。从此大方漆器走出了国门,远销日本、美国、意大利、比利时、新加坡等国,走向了 世界。 一、大方漆器文化源流 漆器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历史,那么我国漆器溯源到何时呢?《韩非子·十过篇》载: “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而财之,削踞修之迹,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官,为 食器,诸候以为益侈,国之不服者十三,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禹作漆器,墨染其外,朱 画其内”。1978 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第三个文化层出土了一件朱漆木碗,高 5.7 厘米,口径 10.6 ×9.2 厘米。木胎,敛口,呈棱形椭圆状,圈足,内外壁均有薄薄的一 层朱红色涂料,并微有光泽。经测定,朱红色光泽涂料为调朱色生漆。据碳14 法测定, 河姆渡遗址的第三、四层的年代约在公元前 5000前 4000 年之间,由此可见漆器工艺在 中国已有 7000 年的历史了[2]三国以后,随着中原人大规模的入闽,漆器工艺得以在福建扎 根,宋代福州所作的“福犀”驰名于世;明代,大方开始有了自己的漆器漆文化,在三国蜀 汉时,大方彝人先民在狩猎和征战中就用生漆涂髹皮胄,马鞍和箭筒,这足以说明了大方在 三国时已经开始有种植漆树,取生漆的记录了。[3] 《文心雕龙·情采》上说:虎豹无纹。 则同犬羊,犀有皮,而色资丹漆,这借以说明,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很早以前就有了种植漆 树和制作漆工艺的传统,用漆涂的皮具,一者增加强度二者加美,不过这种姑且看作漆器的 雏形,被称为革器,以革为主,辅之以漆,并偏重于实,它包含欣赏性的工艺品还相差甚远。 明清时期,大方作为水西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气的旺盛催生出极具欣赏 价值、实用价值相统一的大方漆器。明朝洪武年间,大方漆器艺人们在革器的基础上发展提 高,自创了皮胎漆器,不过仍然还以皮革作为胎料,但其造型已比三国以前的更兼具欣赏价 值的器皿,而且呈现多样性,其灰地,漆工艺更加完善,装饰上的镂嵌填漆等技法的使用。 纹饰图案的增添,大方漆器已经不单纯的“色资丹漆”;而是青出于蓝而青于蓝。这种主从 关系的颠覆,使大方漆器革命性的脱颖而出。三国时代漆器在中国甚至在大方只是萌芽期, 那么清代则是大方漆器走向成熟时期,工艺日臻完善的皮胎独树一帜,它的搞潮、防腐,保 色保味及牢固性均在其它胎料之上。大方漆器特有的隐花,隐纹装饰如兰之幽香,菊之淡雅, 在明暗深浅变化的隐隐约约中透出一股中国画的婉约之风。这样,大方漆器构成了中国漆器 的几个流派之一。与北京的雕漆、山西的调漆、甘肃填彩、四川推光雕漆、福州的脱胎漆器、 江苏的百宝嵌漆齐名中外。 清道光年间大方漆器盛极一时,有达官贵人征集精品,被列为贡品的有“朝珠盒”,“朝 帽盒”,“风冠霞盒”,“满汉全席”等。贡品之一的皮胎描金葫芦其设计非常巧妙,令人叹为 观止,其外形,呈葫芦状,可沿中线分开为两半,内装有杯、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