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安电大地域文化考察报告
西安电大地域文化考察报告
地域文化考察报告
直属二分校《地域文化》考察报告 题目: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
姓名: 李 晨
级别: 2012年春
专业: 行政管理
导学员:
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
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西安市老城区的中心地段,这里曾经是唐长安城皇城和宫城的一部分,唐末至今一直是城市最繁华的区域;这里也是西安市第二次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以明清时期历史风貌为主的历史文化街区。这是一个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地方。
北院门在鼓楼北侧,唐代属皇城范围,尚书省即位于此地。宋元明清时的京兆府、奉元路总管府、西安府等均设在此街及其周边。北院门得名于清代,北院是陕西巡抚衙门,因位于陕甘总督衙门以北,称为北院,又因直通巡抚衙门的街道,得名为北院门。1900年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至西安,曾居北院,称“行宫”,当时各省所贡银两物品均在此聚集,银号店铺应运而生,盛极一时。西侧的大学习巷内最早是唐长安城的一个小坊,当时西域的回纥族帮助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郭子仪从甘肃回长安时,带回了200多个回纥将领和随从,他们住在这个小坊附近学习唐朝的法令和汉人的文化,所以这个地方取名为“大学习巷”,并逐渐扩展成为西安的回坊。清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初四,为躲避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偕光绪皇帝仓皇逃来西安,先住南院,后移居北院巡抚衙门,北院被称为“行宫”,公文奏章、官员晋见、各省进贡等都在北院办理,于是北院门一带各种银号、店铺等随之应运而生,盛极一时。“回坊”地区除了北院门、大学习巷、西羊市外,还包括大皮院、东羊市、北广济街、桥梓口等一大片区域,老西安把这一带叫做“坊上”,在坊上可以探寻最平民最真实的西安生活。
具有古老历史的北院门南起西大街,北至西华门,全长545米,均宽16米,是闻名遐迩的回民餐饮食品一条街,街道周边分布的大清真寺、鼓楼、钟楼、高家大院、安家大院等古迹景点和传统民居,更是中外游人的好去处。目前沿街两侧经营户主要以经营回民特色餐饮、食品、工艺品、古玩字画等为主。今年3月,莲湖区开始建设北院门回坊文化风情街,主要拆除改造部分门头牌匾,取缔占道经营,拆除乱搭乱建,对沿街建筑立面进行改造,翻修街道公厕,增添市政公用设施等。北院门回坊文化风情街是市委、市政府今年确定的西安历史文化散步道项目5条主题线路之一。如今的北院门回坊文化风情街为北院门、西羊市、化觉巷形成的环形旅游散步道,全长1100米,即为俗称的“回民街”。街区内南有鼓楼,北有牌坊,清真大寺、古宅大院镶嵌于鳞次栉比的店铺食肆之间,集中
体现了明清建筑风貌和回族风情。步入其中,地镶青石、铺悬金匾、老街繁锦、美味飘香,是西安独具古城风貌与现代文明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这里以回族群众居住为主,唐代伊斯兰教进入西安,修建清真寺,信教群众依寺而居,依寺而商,逐渐形成了以回族文化生活为主,具有独特建筑、环境、文化、社会经济特点的历史街区。
西羊市为东西向街道,位于鼓楼以北,东临北院门,西临北广济街。它是西安城内一条传统的历史古街,现在的街道格局形成于元代,有600多年历史,最早叫羊市,以交易羊和羊肉为主。羊市西连马市,在清初,元代的马市已音变为麻家什字。民国时期因与东大街南侧的东羊市相区别,改称西羊市。西羊市居民以回族穆斯林为主,有着浓郁的伊斯兰文化传统。2007年西羊市经过综合治理,现已成为一条集旅游、休闲、娱乐、饮食为一体的具有伊斯兰文化特色的旅游街道。
北广济街位于西大街中段北侧,南起西大街,北至红埠街西口。广济街在唐代是承天门向南直对朱雀门间的承天门大街,是长安城的南北中轴大街。街北端是唐承天门遗址(今莲湖公园内)。宋代修建渠道引龙首渠水供居民饮用,取渠水“广济万民”之意而得名广济街。有人写趣联曰:“南广济街北广济街广济南北,东木头市西木头市木头东西”。街道中段麻家什字系传统回民小食品市场,元代李好文《奉元城图》称其为马市,后演变为今名。北广济街属回、汉民共居区,有一清真寺坐落于此街,俗称小寺,建筑形制玲珑剔透,殿宇壮丽,为明清风格。
庙后街因位于城隍庙后,得名庙后街,在原唐长安城的右骁卫、左武卫处,街道为东西向,位于西大街以北,东起北广济街,西止洒金桥南口,长592米,宽15米。这条街曾是唐皇城的第三横街,宋、元时西部称铁炉坊,中部称保宁坊,东部广济坊,明宣德年间,这里曾是达官贵人的居住区,后逐渐形成居民街巷,东西两端均为风味小吃市场,北侧为明清西仓(永丰仓),现西仓为居民区和花鸟虫鱼市场,每逢周四和周日人头攒动。庙后街现驻有派出所、莲湖区民政局、市25中学等机构。
化觉巷为东西向街道,东临北院门,西到广济街,是西安著名的古玩一条街。街巷至今保持着西安旧城区的肌理,尺度窄小、曲径通幽,巷道两边店铺林
立,主要经营古玩、工艺品、小商品,经营者大多为当地的
文档评论(0)